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太閤檢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太閤檢地豐臣秀吉於1582年(天正十年)~1598年(慶長八年)在日本全國推行的檢地(農地〔山林除外〕的測量及收穫量調查)的措施,包含了天正的石高修正天正の石直し)和文祿檢地文禄の検地)。由於秀吉在1591年(天正十九年)後將關白一職讓與外甥豐臣秀次,而被稱為太閤。因而此次檢地又被稱為太閤檢地。[1]

事实速览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

概要

1582年(天正十年),豐臣秀吉在山崎會戰後,以對山城國的檢地為開端,任命淺野長政石田三成等武將對全國的直轄領地和大名領地進行檢地[1]

內容

單位的統一

太閤檢地時,統一了土地的面積單位。統一後的單位換算如下:

  • 6尺3寸(約191厘米)=1間
  • 一間平方之面積=1步
  • 30步=1畝
  • 10畝=1反
  • 10反=1町(約比今日一公頃面積略大一些)

同時還將耕地分為上、中、下和下下四級,規定了各級耕地應繳納的地稅。如上田1反應繳納1石5斗的稻米;中田1反則為1石3斗。以此類推,各級依次減少2斗。統一稱量石數的容器升,並且還確立了折算為稻米石數繳交地租的石高制[2]

土地所有權的確立

太閤檢地確立了一地一人耕作的制度,同時將其姓名登記於「檢地冊」上,登記在檢地冊上的人一般是實際耕種土地的人。而登記在檢地冊上的農民則不允許放棄自己的耕地,同時不能買賣與抵押自己的土地。[2]

各年檢地的令制國數

年份 檢地的令制國數
1582年 3
1583年 4
1584年 7
1585年 5
1586年 2
1587年 6
1588年 8
1589年 16
1590年 19
1591年 20
1592年 10
1593年 9
1594年 14
1595年 20
1596年 8
1597年 5
1598年 10
來源:[3]

評價

太閤檢地消滅了莊園時代所遺留下來的一塊土地多人擁有權利,並分配其產量的制度,確立了一地一人的耕作制度。[4]以此為基礎確立了耕作人土地耕作的權利和應承擔的任務,其結果是更多的小農民直接被領主支配,以村為單位繳納年貢的制度確立起來,從此莊園制度解體。[5]

另外,太閤檢地不單單是對土地的測量,還意味着日本近世秩序的形成。統一天下的秀吉,通過武力的方式,廢止了過去一切年貢收集關係和封建領主的特權,在新領地的農民的基礎上設立自己單一的領主權,確立了農民對土地的占有權,從而使中央和地方完全控制了廣大農村。從此農村的基本生產關係成為領主對農民的直接剝削關係。因此太閤檢地完成了全國的新秩序,形成天下一統的局面。[6]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