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昔剌斡忽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昔剌斡忽勒(蒙古語:Šira Oγul)是13世紀蒙古帝國的必闍赤(書記官),出自克烈部。《元史》等漢文史料中記作昔剌斡忽勒,一般認為其與《元朝秘史》中列為第67位千戶長失剌忽勒(Širaqul)[1]為同一人物。

生平

據《元史》記載,昔剌斡忽勒有兄弟四人:長兄脫不花、次兄怯烈哥、四弟哈剌阿忽剌。次兄怯烈哥早年便與蒙古部的鐵木真有舊誼,兄弟四人藉此率部屬歸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念及與怯烈哥的舊情,對其家族厚待有加,朝會、宴飲時都讓他們居上座。

克烈部早於蒙古部引入回鶻文字,昔剌斡忽勒通曉以回鶻文記錄蒙古語的技藝。歸附鐵木真後,他因這一才能被任命為必闍赤之長,成為蒙古帝國早期核心文書官員之一。同時,克烈部出身的阿必失哈及與克烈部有淵源的回鶻人鎮海也被任命為必闍赤,這些原克烈汗國相關人物被認為奠定了蒙古帝國的文書制度基礎。

昔剌斡忽勒早逝,其子孛魯合繼承其職位。孛魯合在蒙哥汗時期與札剌亦兒部的忙哥撒兒同為大汗心腹,參與國政。蒙哥死後,不兒吉在蒙古內戰中支持阿里不哥對抗忽必烈,戰敗後被處決[2]

克烈部昔剌斡忽勒家族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