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奧托·馮·施蒂爾普納格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奥托·冯·施蒂尔普纳格尔
Remove ads

奧托·馮·施蒂爾普納格爾(1878年6月16日 - 1948年2月6日)是一位德意志國防軍將領,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德國駐法軍事指揮官。

Thumb
奧托·馮·施蒂爾普納格爾(右)與瓦爾特·馮·布勞希奇

1940年10月25日,奧托·馮·施蒂爾普納格爾被調到法國,擔任軍事政府長官,職務是「駐法軍事指揮官」(Militärbefehlshaber in Frankreich/ MBF)[1]

奧托·馮·施蒂爾普納格爾將法國工業資源用於發展德國戰爭經濟,支持納粹政府的戰爭事業,阻止一切對德國戰爭機器不利的行為。就在德軍占領巴黎的數日之後,一些德國人便開始沒收法國猶太裔名人的藝術品收藏。維希法國政府對德方明搶本國藝術遺產的行徑大為不滿,向德方外交人員以及MBF提出抗議。奧托·馮·施蒂爾普納格爾一直都想和維希政府保持良好關係,於是帶領下屬發起一連串抗議,譴責沒收行為,事情最終鬧到希特勒那邊,但希特勒准許德方人員大批搶奪猶太人的藝術品收藏。[2]

黨衛隊要求MBF對法國的「種族敵人」發起行動,希特勒命奧托·馮·施蒂爾普納格爾針對每起法國抵抗運動發起的襲擊事件各處決100-150名法國人質。MBF卻譴責希特勒的政策。奧托·馮·施蒂爾普納格爾反對大規模處決,決意要維持法方的合作態度。而黨衛隊則繼續襲擊法國境內的猶太人。在1941年10月2-3日夜間炸毀了巴黎的7座猶太會堂後。奧托·馮·施蒂爾普納格爾向上級發出抗議[1]

國防軍最高統帥部部長、元帥威廉·凱特爾懷疑奧托·馮·施蒂爾普納格爾是個親法派。1942年2月2日,威廉·凱特爾命令MBF以「威懾敵人,包括處決大量在押共產黨人、猶太人以及之前曾實施襲擊者」來回應法國人的一切抵抗行為,還要「再逮捕至少1000名猶太人或共產黨人」。[2]

奧托·馮·施蒂爾普納格爾在1941年12月15日下令處決95名人質後拒絕再處決任何犯人,而且很快就決定辭職。繼任MBF的是他的表弟卡爾-海因里希·馮·施蒂爾普納格爾。奧托·馮·施蒂爾普納格爾和妻子回到了柏林[1]

戰後,奧托·馮·施蒂爾普納格爾被盟軍逮捕,關進一座法國軍事監獄。法國當局控訴他犯有戰爭罪。1948年2月6日,奧托·馮·施蒂爾普納格爾在獄中自殺。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