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奧林巴斯PEN E-P5
奥林巴斯PEN系列机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奧林巴斯 PEN E-P5是一台微4/3系統可換鏡頭數碼無反機型,由奧林巴斯公司於2013年5月10日發布[1]。
其是2011年發布之E-P3後續機種,因為忌諱數字4,編號上跳過而命名為E-P5。EP5具備三種樣式:純黑、銀黑配色與白色[2]。採用了升級的16MP傳感器,以及配置了與之前E-M5機型一致的五軸防抖機構。
2016年,奧林巴斯推出了PEN系列新的旗艦——PEN-F。
Remove ads
概述
奧林巴斯與松下公司於2008年推出微4/3系統而成為首個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系統,之後無反概念逐漸深化,三星、索尼、富士以及佳能等製造商紛紛投入無反相機研發。奧林巴斯自身機型也不斷打磨進化,其2012年機型奧林巴斯 OM-D E-M5更是推出了五軸防抖而令業界矚目;同時,E-M5機型也使用了來自索尼的IMX109傳感器[3],使得畫質表現相比前代機型有較大提升,同年發布的入門機型E-PL5亦裝配該傳感器,而作為PEN系列的主流機型卻沒有一同更新。直到2013年年中,E-P5才姍姍來遲,甚至與入門機型的E-PL6一同發布。
新登場的E-P5主要規格與之前發布的E-M5相近,部分規格甚至更高。5軸機身防抖[4]、1/8000秒快門、『FAST AF』(Frequency Acceleration Sensor Technology)、內置WiFi以及新的2x2撥盤控制都使得E-P5成為當時微4/3系統乃至所有無反系統中頂級機型。
Remove ads
設計
外觀設計上,E-P5延續了PEN系單反的樣貌,頂部的斜肩作為PEN系機型的標誌而保留。同時,隨着E-M5的發布而誕生了新的OM-D系列,額頭字樣從原先的『OLYMPUS』改為『OLYMPUS PEN』。同時原本可更換的手柄也變為不可替換類型。
功能設計方面,EP5在前後雙撥盤之外,特別地使用背部的撥杆來實現稱為『2x2雙撥盤控制』[5]的界面。撥杆初始位置時,兩撥盤控制光圈/快門速度、曝光補償;而撥杆位置移動時,兩撥盤控制ISO感光度和白平衡。以此設計,減少了進入菜單時間而達到直觀控制。雖然從E-P3的12MP傳感器更換為新的16MP傳感器,依然實現了之前配置的『FAST AF』(Frequency Acceleration Sensor Technology),可以以120fps幀率進行對比度對焦採樣,實現高速化自動對焦。
規格
主要規格與之前發布的E-M5相近,部分規格甚至高於E-M5:
評價與反響
DC Watch(デジカメ Watch)認為2x2雙撥盤控制(2×2ダイヤルコントロール)即為方便,但是對於部分用戶也有誤操作的可能[6]。而從12mp升級的新16mp傳感器,1/8000高速快門以及如快速對焦能力也有與高級單反匹敵的可能[6]。
參見
- 奧林巴斯
- 微4/3系統
- 奧林巴斯PEN數碼系列
- E-P3
- PEN-F 奧林巴斯公司於2016年推出的旗艦PEN系產品,但定位較E-P5更高
- 奧林巴斯PEN數碼系列
參考與引用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