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奧涅加湖
俄罗斯湖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奧涅加湖(俄語:Онежское озеро,羅馬化:Onezhskoye ozero)是歐洲僅次於拉多加湖的第二大湖。位於俄羅斯西北部,大部分位於卡累利阿共和國境內,南部在列寧格勒州和沃洛格達州境內。
湖盆從西北向東南延伸,長250千米。最寬處91.6千米,面積9700平方千米。湖面海拔33米。西北和北岸為由花崗岩組成的曲折岩岸,多湖灣;東南和南為平直的沙岸,多湖灘。湖盆南淺北深,平均水深30米,水體積292×109立方米。有1369個湖島,總面積250平方千米。大多數水量來自舒亞、沃德拉等58條河流。通過運河與白海、波羅的海相連,有重要航運價值。湖內盛產多種魚類。
Remove ads
地質歷史
奧涅加湖是冰蝕湖,是冰河時期存在於該地大片水體的殘餘部分[1]。就地質而言,奧涅加湖相對年輕,它與北歐大部分湖泊一樣,於末次冰期晚期時因內陸冰蓋侵蝕而形成。[2][3]
在3至4億年前的古生代,現今奧涅加湖周遭曾是一片大陸棚海,緊鄰當時位於赤道附近的古波羅的海大陸。沉積岩覆蓋於波羅的地盾上,約200公尺厚。冰河期結束後,冰川消退形成利托里納海,水位比現今高出7至9公尺(23至30英尺)。水位隨著時間推移逐漸下降,讓海域面積縮小,並在波羅的海地區形成湖泊。[2][3]
地形和水文
奧涅加湖水面面積為9,891平方公里(不含島嶼),水體容積約291立方公里。湖泊南北長約245公里,東西寬約90公里。它按面積為歐洲第二大湖,也是全球第18大湖。[4][1]
湖的南岸地勢多為低平連綿,北岸則多岩石,地形崎嶇。北岸分佈著眾多狹長海灣,使湖泊整體輪廓看起來有如巨大的螯蝦。[4][5]
在湖的北部,是廣大的扎奧涅日半島,其南方則是大克利緬涅茨基島。兩者西側是「大奧涅加」水域(Большое Онего),水深超過100公尺,其中包括孔多波加灣(最深達78公尺)、伊列姆-戈爾斯卡亞灣(42公尺)、利熱姆斯科伊灣(82公尺)與烏尼茨科伊灣(44尺)。[4][1]
在大奧涅加西南方,是彼得羅扎沃茨克水域(Петрозаводское Онего),其中有較大的彼得羅扎沃茨克灣,以及較小的亞爾古巴灣與平古巴灣。[4][1]
扎奧涅日半島東側也有一片海灣,其北段稱為波韋涅茨灣(Povenetsky Bay),南段稱為扎奧涅日灣(Zaonezhsky Bay)。此區水域深水區與淺灘與島嶼交錯,使海灣被分隔為多個部分。其中最南端稱為「小奧涅加」,水深約40至50公尺,為岩岸地形。[4][1]
![]() |
湖的平均水深為30公尺,北部最深處達127公尺。湖中央的平均深度為50至60公尺,南部則較淺,約為20至30公尺。湖底地形崎嶇不平,覆蓋著淤泥,北部有許多大小形狀不一的溝槽,溝槽間隔著大片淺灘,有利於魚類棲息,遂成為商業捕魚的主要場域。[6][7]
湖的水位由上斯維爾水力發電廠(Verhnesvirskaya hydropower plant)調節[8],全年變化僅約0.9至1.5公尺。春季融雪期會導致水位上升,為期約一個半月至兩個月。每年水位最高出現在6至8月,最低則在3、4月間。每年有15.6立方公里的水由河川注入湖中,佔總水量約74%,其餘則來自降水。湖水主要經由斯維里河排出,年排出量17.6立方公里,佔總水量的84%,其餘16%則經蒸發散失。[6]
湖上常有類似海洋的強烈風暴,浪高2至3公尺相當常見,甚至可達5公尺[9]。湖沿岸與各灣區於11月底至12月結冰,湖中心則多在1月中結冰。4月起支流開始解凍,並在5月完全解凍。[1]
湖中深水區水質清澈,可見度達7至8公尺,在灣區則可能降至約1公尺。湖水為淡水,鹽度35毫克/公升,比附近的拉多加湖低約1.5倍,屬於相對低鹽度的湖泊。[8]
湖面水溫最高可達20至24°C,而灣區更高,可達24至27°C;但深水區溫度則低得多,冬季約為2至2.5°C,夏季也僅有4至 6°C。當地氣候偏冷,每年有一半時間氣溫低於0°C,夏季平均氣溫約為16°C。[9]
Remove ads
流域與島嶼
奧涅加湖的集水區面積為51,540平方公里,有58條河川與超過110條支流匯入湖中,主要包括舒亞河、蘇納河、沃德拉河、維捷格拉河和安多馬河。湖水唯一的出口是斯維里河,它標示出卡累利阿南部邊界,從湖的西南岸流出,通往拉多加湖,最終經由涅瓦河注入芬蘭灣。[9]
白海-波羅的海運河從白海延伸至波羅的海,途經奧涅加湖。而伏爾加—波羅的海水路則連接奧涅加湖與伏爾加河、裏海與黑海。奧涅加運河建於1818–1820年與1845–1852年間,沿湖的南岸延伸,從東側的維捷格拉河至西側的斯維里河。這條運河原屬瑪麗因斯克運河系統,是伏爾加—波羅的海水路前身,提供船隻得以避開湖面風浪的航線。該運河寬約50公尺,與湖岸的距離在10公尺到2公里之間。如今這條運河已不再用於航運。[9]
湖中約有1650座島嶼,總面積約250平方公里[1][8]。其中最著名的是基日島,以18世紀的木造教堂聞名。面積最大的島嶼則是大克里緬涅茨基島,面積147平方公里,島上有數個聚落、一所學校,以及一座82公尺的丘陵。其他較大的島嶼還包括大列利科夫斯基島與蘇伊薩里島。[5]
![]() |
![]() |
![]() |
|
別索夫諾斯海角及燈塔 | 彼得羅扎沃茨克灣 | 湖岸 | 島嶼 |
生態
奧涅加湖湖岸佈滿沼澤,是水鳥的棲息地,當地紀錄超過200種鳥類出現[10]。岸邊則覆蓋茂密的原始針葉林,但也能見椴樹、榆樹等闊葉樹。[11]湖邊常見的哺乳動物有棕熊、狼、赤狐、麋鹿、兔,以及20世紀初引入的麝鼠、水鼬。[9][12]
湖中有種類繁多的魚類和水生無脊椎動物,包括冰河孑遺物種七鰓鰻。湖中有大約47種魚類,分屬13科。[8][10][13]
奧涅加湖近年因工業發展漸被汙染,周遭80%人口及90%以上工業聚集在彼得羅扎沃茨克、孔多波加、梅德韋日耶戈爾斯克三地。人類活動帶來磷、氮等元素,部分隨斯維里河流走,其餘留於湖內。船隻航行則會帶來石油污染物以及苯酚、鉛以及硫、氮、碳的氧化物。 [14]
經濟

這座湖盆是俄羅斯重要的花崗岩、大理石與黑片岩產地,自18世紀初以來即在當地開採。[9]此地的金屬加工業十分發達,尤以彼得羅扎沃茨克一帶最為突出,該區產出的工業產品約占卡累利阿總產值的25%。[15]
湖水水位由下斯維爾(Нижнесвирская ГЭС)與上斯維爾(Верхнесвирская ГЭС)兩座水力發電廠調控。前者建於1927至1938年間,最大發電量為99兆瓦;後者則自1938年開始建設,因二戰而中斷,直至1947年復工,最終於1952年完工,發電量達160兆瓦[16]。與該廠相連的上斯維爾水庫面積9,930平方公里,蓄水量為260立方公里,與奧涅加湖本身相差無幾。水庫完工後使湖水位上升了約0.5公尺[17]。
奧涅加湖擁有完善的航運系統,為伏爾加—波羅的海水路與白海-波羅的海運河的一部分,可連通波羅的海、裏海與北冰洋流域。透過這些運河,湖運得以覆蓋從德國至伊朗等地的貨物運輸,其中多數貨運流向芬蘭、瑞典、德國與丹麥[8]。沿著湖南岸修建的奧涅加運河目前已停止使用。[1]全湖年貨運量約為1,000至1,200萬噸,平均每年船隻航行約10,300次。[14]
湖岸設有兩座主要港口(彼得羅扎沃茨克與梅德韋日耶戈爾斯克)、五個碼頭(孔多波加、波韋涅茨、沙拉、維捷格拉與沃茲涅先耶)以及41個小型泊點。[18]
漁業是湖區的重要產業,現有約17種魚類進行商業捕撈,包括歐白鮭、鱈魚、鱸魚、鯽魚等。[1][19]
雖然湖上沒有固定的客運航線,但每天仍有多條觀光船往返於彼得羅扎沃茨克與基日島、韋利卡亞古巴、沙拉等地,由水翼船與摩托船承載,也可搭載乘客 [20][21]。此外,也有客船行駛於彼得羅扎沃茨克與沙拉之間。[22]
帆船活動在湖區相當受歡迎,彼得羅扎沃茨克有帆船俱樂部。自1972年以來,每年七月底都會舉辦俄羅斯最大規模的帆船賽「奧涅加帆船大賽」(Онежская парусная регата),為「Open800」級遊艇的全俄公開錦標賽,並具有國際賽事地位。[23]
![]() |
![]() |
![]() |
基日島碼頭的船隻 | 彼得羅扎沃茨克貨運港 | 1915年的彼得羅扎沃茨克 |
Remove ads
歷史與景點


奧涅加湖湖畔最大的城市是卡累利阿共和國的首府彼得羅扎沃茨克,人口數27萬,彼得大帝為採礦而在1703年建造該城[24]。城內保留着幾座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包括圓形廣場和一座建於1790年的體育館。奧涅加湖的堤岸上矗立着一系列雕塑,許多是友好城市互贈之禮。[15][25]
梅德韋日耶戈爾斯克建於1916年,並從1931年起成為白海-波羅的海運河的建設基地。1703年至1710年以及1766年至1769年間,此處是一座工廠。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地區被芬蘭軍隊占領,軍事活動十分活躍。 [26]
位於奧涅加湖的基日島是俄羅斯國家歷史、建築和民族保護區。島上有89座15至20世紀的木製建築古蹟,當中最知名的為建於18世紀初的基日島的木結構教堂,它於1990年時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27][28]
奧涅加湖的另一大看點是奧涅加湖和白海岩畫,岩畫位於湖的東邊,在2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約有1200幅岩畫。岩畫中包含人類、動物、船,以及圓形、新月形等幾何圖案。[29]
湖周圍散布着許多其他歷史古蹟。其中包括位於湖東岸的穆羅姆聖母升天修道院。該修道院建於1350年,1918年關閉,1991年重建。[23]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