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妊娠多形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妊娠多形疹( 英語:Polymorphic eruption of pregnancy,縮寫為 PEP)又稱為妊娠搔癢性蕁麻疹樣丘疹及斑塊(英語:pruritic urticarial papules and plaques of pregnancy,縮寫為 PUPPP),是孕期皮膚病妊娠期間最常見的皮膚病[1] [2]。症狀包括非常癢的蕁麻疹、小水泡及大面積的紅斑卻又不影響肚臍周圍的區域[1]。通常先出現在妊娠紋中,再蔓延至大腿和身體;而臉部、手掌和腳底通常不會影響[5]。常在妊娠後期或分娩後不久發生[1]。

最常發生在初次懷孕、肚子較大及一次多胞胎的孕婦[1]。雖然可能機轉尚不清楚,但可能由皮膚伸展引起[1]。常依症狀診斷[3]。一般來說,檢驗結果正常,但偶爾會免疫球蛋白E升高[3]。
治療是用皮質類固醇[4]。通常在皮膚上使用外敷藥物,如 0.1%戊酸貝他每松;偶爾也用口服[4] [3]。也可使用抗組織胺藥,如西替利嗪[3]。產後症狀會消失[4]。對母親和嬰兒而言,並無長期風險[2]。且很少再次發生[2]。
每 120 至 300 名孕婦就有 1 名患有妊娠多形疹[1]。雙胞胎或三胞胎時,發生率為 3% 至 17%[2]。受影響的患者,懷上男嬰機率約為不受影響人的兩倍[2]。於 1979 年首次描述這個病[4]。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