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姚河塬遺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35.8027°N 106.5187°E / 35.8027; 106.5187

事实速览 姚河塬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姚河塬遺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彭陽縣新集鄉姚河村東北,是一座商周時期的封國遺址。該遺址發現於2017年4月的田野調查中,同年開展發掘。2018年,該遺址入列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9年,姚河塬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發現

早在20世紀80年代,彭陽縣周邊曾經零星出土過一些西周時期的陶、銅等遺物。2017年4月,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8家單位,在彭陽縣的紅河流域開展考古調查,期間發現了該遺址。當年6月對該遺址展開了初步發掘。根據調查和初步的發掘結果,考古人員認定該遺址為商周時期的封國遺址[1]:294,297。至2017年年底,考古人員從墓葬中出土了帶字卜骨,其性狀與周原遺址出土的卜骨基本一致。這一發現從而更加佐證了考古人員先前的判斷[2],同時徹底推翻了之前歷史學界關於「周人文化未過隴山[a]」的論斷[3]。2018年4月10日,姚河塬遺址被列為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4]。同年該遺址進一步發掘[5]。2019年姚河塬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

遺蹟

姚河塬遺址位於寧夏固原市彭陽縣新集鄉姚河塬的東部,占地面積達60餘萬平方米,遺址正中被兩條十字交叉的公路分割成4個區域,自東北逆時針編號一區至四區[1]:295。根據遺物和地層,可將遺址分圍晚商、西周和東周三個不同的時期。晚商在遺址東南部有零星發現;西周幾乎遍布整個遺址;東周主要分布在遺址東側[7]

發掘中清理出的遺蹟包括墓葬、馬坑、車馬坑、祭祀坑、銅器作坊、陶器作坊、路網、壕溝、灰坑等遺蹟。墓葬區位於遺址北側,類型包括甲字形大墓[b],豎穴土坑中型墓和小型墓,幾乎均被盜掘。作坊區位於墓葬區西南側,已發現的配套的遺蹟包括道路、窯址、灰坑、水渠、蓄水池等。水網遺蹟位於遺址的中部。馬坑均為豎穴土坑,可分為大型小型兩類。所有馬坑均埋有2層或以上層數的馬,層數越高,頂部的馬骨越散亂。祭祀坑中發現有人骨、牛骨和羊骨。[1]:295-297[7]

遺物

大型墓葬和中型墓葬均出土有青銅器,其中大墓中出土的以青銅車器為主,包括軛、軸、軎、轂等;中型墓葬中出土部分則包括鼎、觶等類型。各個另出土有骨器、玉器等遺物。此外,中型墓葬出現了殉狗現象[1]:295。大型墓葬中還出土有卜骨,其中M13墓道中出土了3件卜骨,其中1件牛肩胛骨帶有2行共計35個字,涉及5個地名和2個人名[2]。另外從陶器作坊中出土了大量用來鑄銅的陶范[3]

注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