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姚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姚淶(1488年—1537年),字維東,號明山,浙江慈谿縣人,明朝政治人物、狀元。
簡歷
工部右侍郎姚鏌之子。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中舉人,但之後多次會試均落第。嘉靖二年(1523年)高中進士第一(狀元)[1],授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禮議之爭失勢,受廷杖、下詔獄。復官後,充經筵講官,遷左春坊左諭德,侍讀學士[2]。
嘉靖十年(1531年)姚淶上著名的《論元世祖不當與古帝王同祀疏》。曾主持北冀鄉試,取士甚多,所取試文一時為天下範式。嘉靖十六年(1537年)父喪,辭官回鄉。同年卒。
佚事
傳說文徵明被召入翰林院,因為不是科舉正途出身,而受到姚淶、楊維聰的羞辱。二人放言:「我衙門不是畫院,乃客畫匠處此。」唯有黃佐、陳沂、馬汝驥與文徵明酬唱甚歡,並說二人「只會中狀元,更無餘物。」[3]
家族
曾祖姚悌,贈右副都御史。祖父姚墅,贈主事,加贈右副都御史。父姚鏌,工部右侍郎。母張氏,贈安人,加贈淑人;繼母汪氏,封安人,贈淑人。嚴侍下。弟汲、滾[4]。
著作
- 《姚淶文集》八卷
- 《諸邊圖》
- 《明山文集》
- 《國朝人物考》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