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威廉·尤特莫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威廉·查爾斯·尤特莫倫(英語:William Charles Utermohlen,1933年12月5日—2007年3月21日),美國具象藝術家,知名於1995年確診阿茲海默症後所繪製的自畫像。尤特莫倫的職業生涯從1957年持續到2001年,其畫作被濃縮成六個時期。《但丁時期》(1964-1966年)受到但丁《地獄》的影響;《啞巴時期》(1968-1970年)和《對話片段》(1989-1991)等系列依據他的早期記憶。
尤特莫倫生於南費城的第一代德國移民家庭,1951年獲得獎學金進入費城美術學院。服完兵役後,他於1953年赴西歐進修。他在那裏從文藝復興和巴洛克藝術家的作品獲得靈感,接著於1957年從美術學院畢業。他於1962年遷居至倫敦,並於1965年與藝術史學家派翠西亞·雷德蒙結婚。1972年他搬到麻薩諸塞州,擔任阿默斯特學院藝術科教師,然後在1975年返回倫敦。
他自1991年開始出現失憶徵兆。1995年被診斷出患有阿茲海默症後,他開始著手創作一系列自畫像,直至2001年無法再提起畫筆。他於2007年3月21日去世,享壽73歲。在其作品刊登於2001年《柳葉刀》雜誌後的幾年間,尤特莫倫的自畫像已陳列於包括芝加哥和倫敦在內的多個藝術展。2019年奧斯卡獎入圍短片《勿忘我》受其自畫像啟發創作。
Remove ads
早年生活
威廉·查爾斯·尤特莫倫於1933年12月5日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南費城第一代德國移民家庭[1][2],是家中的獨子[3]。1951年,他獲得獎學金進入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並接受現實主義藝術家沃爾特·斯圖普菲格的教學指導[4]。尤特莫倫於1953年服完兵役[5],其中包括在加勒比地區的兩年。退伍後不久,他赴西歐深造,遊歷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等國,期間所見的喬托·迪·邦多納和尼古拉斯·普桑的作品對他影響甚鉅[6]。1957年,他從美術學院畢業[7]。
死亡
尤特莫倫於2000年12月起[8]。2002年,他不再繪畫,2004年住進路易絲公主療養院[9]。2007年3月21日,他因肺炎於哈默史密斯醫院病逝,享壽73歲[10]。遺孀派翠西亞表示:「實際上他早在那之前就已經不在了,比爾於2000年逝世,那時疾病意味著他不能再繪畫。」[11]
建樹
尤特莫倫的自畫像在2001年登載在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的一篇論文中後引起人們的關注,該論文經常被認為推動了作品的流行[12][a]。 據徐錫稱,這些肖像已被標示為「他職業生涯的焦點」[14]。
評論者將尤特莫倫的作品和文森·梵谷、巴勃羅·畢卡索和愛德華·蒙克類比[15],一些作家也將這些自畫像和馬溫·皮克的插圖相比擬[16]。賽爾表示,尤特莫倫的作品為觀眾提供了「對大腦衰退影響的獨特寫照」[17]。他早期自畫像的存在(讓觀眾可以創造出他精神衰退的延時攝影)[18],以及他的作品讓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思想難得一見的想法,是促成他越來越受歡迎的兩個方面[19]。2019年短片《勿忘我》以自畫像為靈感,獲得2020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提名[20]。
另見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