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婁學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婁學熙(英語:Lou,Herbert H.,1894年—?)[1]穆清吉林賓縣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法學家。[2]

生平

婁學熙畢業於北京大學,留學美國哈佛大學獲碩士學位,後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博士學位。回到中國後,任東北大學教授,又任第三、四方面軍團部秘書,再任通遼縣知事、撫順縣長。1930年1月到1932年7月6日,任北平市社會局局長。1932年,任燕京大學教授,寄籍北平,住在帥府胡同4號。[3][4]

1937年2月,臧啟芳遵教育部之命在河南開封商借河南大學校舍,暫設東北大學辦事處。2月20日到開封後,臧啟芳代校長兼文學院院長,聘白世昌為法學院院長,並在2月20日開學。6月30日,在開封的文學院、法學院遷到陝西西安,和工學院集中於一處。7月盧溝橋事變後,在北平的東北大學文學院、法學院學生大部分直接參加抗日戰爭,另有部分學生來到西安東北大學就學。8月,東北大學聘李光忠為經濟學系主任兼文學院院長,聘婁學熙為秘書長兼政治學系主任。[5]

1938年3月,東北大學開始遷往四川,5月在四川三台復課。1941年7月,奉教育部令,法學院恢復法律學系,設新生院。8月聘婁學熙接任法學院院長。12月遵南京政府教育部令將法學院改稱為法商學院。[5]

婁學熙安葬在北平東北義園[3]

Remove ads

著作

  • Herbert H. Lou, Juvenile Courts in the in the the United States,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27.
  • 池澤匯、婁學熙、陳問咸編,北平市工商業概況,北平市社會局,1932年
  • 婁學熙,北京市工商業指南,北平市社會局,1932年

家庭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