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孔毓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孔毓埏(1666年1月17日—1722年10月28日),字鍾輿,號宏輿清朝山東兗州府曲阜縣(今山東省曲阜市)人,孔子六十七代孫,衍聖公孔興燮的次子,衍聖公孔毓圻之弟。

生平

康熙四年十二月十三日(1666年1月17日)生,好學能文,康熙十八年(1679年)七月,承襲主祀子思的翰林院五經博士,授朝議大夫。康熙帝賜遠秀匾額,他有《研露齋文集》《麗則詩集》《蕉露詞集》。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其生母張氏去世,孔毓埏丁憂守制,衍聖公孔毓圻咨文吏部,稱「主祀不可一日缺人」,說自己的次子孔傳鋕「年以長成」,可承襲此職翰林院五經博士。子思沒有專廟,他上疏請求修建,營建材木已構,沒有完成,他在康熙六十一年九月十九日(1722年10月28日)去世,年五十八歲。[1][2]其後裔稱為遠秀堂。

家庭

  • 父:衍聖公孔興燮
  • 生母:張氏,誥贈淑人
    • 妻:任氏,康熙三年正月十四日(1664年2月10日)出生,康熙五十五年閏三月初八(1716年4月29日)去世,字淑曉,聊城人,刑部侍郎任克溥的第五女,誥封淑人
      • 子:孔傳鉅
      • 嗣子:孔傳鏞
      • 女:孔麗貞,嫁歷城人、太僕寺卿戴璠之子監生戴文諶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