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孔特隕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孔特隕石坑(Kundt)是位於月球正面雲海北部的一座小撞擊坑,其名稱取自十九世紀德國物理學家奧古斯特·孔脫(August Kundt,1839年-1894年),1976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西側靠近居里克環形山、西北毗鄰帕里隕石坑、戴維環形山位於它的東面、東南則是拉塞爾隕石坑,孔特隕石坑的西面坐落着知海[2]。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11.57°S 11.57°W,直徑10.3公里[3],深度2.4公里[4]。
孔特隕石坑是一座圓碗太的小撞擊坑。坑壁邊緣尖峭、清晰,內側壁平直光滑,未顯示有明顯的侵蝕。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370米[5],內部容積約40立方千米[5]。隕坑形態特徵隸屬於ALC 型(以該類隕坑的典型代表-衛星坑阿爾巴塔尼 C所命名)。現已被月球和行星觀測協會(ALPO)列入《帶有明亮射紋系統的撞擊坑列表》[6]。
在1976年獲得正式命名前,該隕坑曾被指名為衛星坑居里克 C(所謂的衛星坑標記法:以所靠近的主坑名+字母來命名)。
參引資料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