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孔門十哲
指中國儒家學派早期的十位孔子子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孔門十哲,又稱作四科十哲。其指中國儒家學派早期的十位學者,皆是孔子弟子,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類別(科)。
十哲
十哲是根據《論語·先進》一章[1]中十大弟子而得名:「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開元八年(720年),塑孔門四科高弟十人坐像於孔廟,配享先聖,曰十哲。曾參以孝聞名,特塑曾子像坐於十哲之次。
- 德行
- 言語
- 政事
Remove ads
十哲之外
演變
在孔廟的祭祀中,顏淵雖然位列十哲,但是作為配享,地位高於其餘九人,十哲實為九哲。子思於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被宋帝升為十哲,又於咸淳三年(1267年)被升為配享,後顓孫師補位十哲。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升朱熹為「十哲之次」,乾隆三年(1738年)又升有若,是為十二哲。[2]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