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字號 (印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印刷所使用的長度單位,用於表示字型的大小。在現代電子排版引入前,中國及部分東亞國家普遍使用活字印刷漢字字體的大小以活字的號數稱呼。字號越小,字體越大。

起源

漢字印刷術發明之後,大小尺寸一直沒有統一規格。1858年美國傳教士姜別利在上海的美華書館主持印刷工作,他根據美國當時活字的大小指定了漢字大小的標準並編號[1],定下七種不同規格:

更多信息 號數, 中文名 ...

之後還增加大尺寸的「初號」(五號的四倍),並結合西文的排字單位點 (印刷),新增加了與「英美點」制對應的系列,這系列的名字帶有「新」或者「小」。

更多信息 號數, 點數換算 ...

號數制最大的缺點是不同字號之間沒有線型倍數關係,只能說一號字比二號字大,二號字比三號字大,但是一號字並不等於二號字的兩倍。號數字可以分為下屬幾個系列,系列之間有倍數關係:

  • 四號系列:一號、四號、小六號(28-14-7 或 27.5-13.75-6.875)
  • 五號系列:初號、二號、五號、七號(42-21-10.5-5.25)
  • 六號系列:三號、六號、八號(16-8-4)
  • 小五號系列:小初、小二、小五

號數制對中國字體排印的影響深遠,並影響到了朝鮮半島和日本。中國印刷業界長期以來使用以號數為主、點數為輔的混合制[2]。提到「活字大小」一般稱「字號」;對活字尺寸大小表述時,使用「正文排版字號用五號」的說法。比如中國國標GB/T 9704-2012《黨政機關公文格式》「5.2.2 字體和字號」即規定「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 3 號仿宋體字」。微軟Word軟件中文版的字號下拉菜單裡,也是先出現漢字「號數」,後排列阿拉伯數字的「點數」。

由於傳統鉛字大小的情況各個廠家不盡相同,因此各家的「號數」的實際大小並不一致,因此換算出的點數也不盡相同,需要特別注意。

Remove ads

相關單位

活字大小有號數(字號)、級數(字級)、點數制(點 (印刷))。

在金屬活字之後的照相排版系統,採用字級單位(Q,在中國也可用 K),因此有人將12點的字稱為「12級字」,但這其實是不正確的。根據定義,1 Q = 0.25 mm 是精確值,而不像上述各種點在換算成公制單位是需要縮約。

相關換算

現代的中文排版一般採用點制和號數制混合使用。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 9704—2012《黨政機關公文格式》就有「如無特別說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號仿宋體字。特定情況可以做適當調整。」[3]這樣的表述。

在現代電腦排版系統中[4]常用的一種換算參考下表。

Microsoft Word簡體中文版中,字體下拉菜單裡優先顯示「號數」,之後才是「點數」。而且,由於 Word 處於技術原因,存在「字號必須是 0.5 pt 的倍數」這樣的制約[5],因此 Word 無法將七號字忠實再現為 5.25pt 而只能定為 5.5 pt,這樣的換算與「方正飛騰」等其他排版系統中的「號」大小不盡相同。

更多信息 印刷字號, 中國點數 ...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