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孙家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孫家棟(1929年4月8日—),漢族,遼寧瓦房店人,祖籍山東牟平,中國人造衛星專家,被稱為中國的「衛星之父」。共和國勳章、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1][2],北斗導航系統第一代和第二代總設計師。
生平
1942年,13歲的孫家棟考入哈爾濱第一高等學校土木系,中途因為戰爭而失學。1947年,進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預科班專修俄文,後來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1951年9月進入蘇聯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學習。
1956年8月,孫家棟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4月回國後,到錢學森主持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從事導彈研究。歷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和第一設計部副主任,第七機械工業部第一研究院第一設計部副主任、高級工程師,第七機械工業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長、院長,航天工業部副部長、研究員,航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長期從事導彈、衛星的設計和研製工作,是中國試驗同步通信衛星的總設計師。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文革期間為了保護他免於受到衝擊,他的辦公地點被秘密安排在一個酒店裡面,因此這枚衛星其實是與其它17位科學家一起在酒店裡研發的[3]。1971年,「實踐一號」衛星也發射成功(任總體設計師)。1975年,中國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發射成功(續任總體設計師)。回到研究所後,作為總設計師,研發中國第一顆同步試驗通信衛星「東方紅二號」。該衛星於1984年發射成功,此前1979年10月,中國宇航學會成立,其就當選為第一屆理事會副理事長[4]。
1988年,孫家棟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992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6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999年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章。2003年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獲得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5]。
2011年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分別來到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忠誠,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李振聲家中,代表胡錦濤總書記和黨中央看望這三位為新中國科技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著名科學家,向他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和新春的祝福[6]。
2018年12月18日,在中國共產黨主持的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表彰為改革開放傑出貢獻人員:航天科技事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2019年,孫家棟被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授予共和國勳章[7]。
2020年7月31日,91歲高齡的孫家棟坐輪椅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8]
Remove ads
著作
《北斗二號衛星工程系統工程管理》,孫家棟、楊長風、李祖洪 編, 國防工業出版社。2017-05
家庭
1959年4月3日,30歲的孫家棟經空軍司令部劉恩光的夫人介紹,與哈爾濱工人醫院小兒科醫生魏素萍相識。8月9日,二人在北京南苑舉行婚禮。1962年,魏素萍被調入北京,到五院附屬醫院做醫生。12月,孫家棟和魏素萍的第一個孩子孫中亮誕生。1967年,他們的第二個孩子魏紅誕生。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