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孫文主義學會

政治组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孫文主義學會中國國民黨右派所領導的政治組織,於1925年4月24日由賀衷寒成立,其主要以當時的黃埔軍校國民黨學員為發展對象,與親中國共產黨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分庭抗禮[1]。主要領導者為戴季陶、王柏齡、陳誠、賀衷寒、繆斌等人,其成員還有楊引之、冷欣、杜從戎、潘佑強、伍翔、曾擴情、酆悌、賈伯濤、胡靖安、余程萬、李呆、胡宗南、桂永清、蔣伏生等人,教職員中有林振雄、徐桴、王文翰、童錫坤、張叔同以及虎門要塞司令陳肇英,海軍將領陳策、歐陽格,公安局長吳鐵城等人[2]

事实速览 孫文主義學會, 創始人 ...

歷史

孫文主義學會1924年底開始醞釀,最初取名為中山主義研究社,1925年2月國民革命軍東征途中部分黨代表和軍官中交換意見,4月在梅州召開籌備會議,隨後在潮州正式成立。

該會以軍校學生為發展對象,主要領頭者第一期有潘佑強、賀衷寒、肖贊育、鄧文儀;第二期有楊引之等人。1925年10月,國民革命軍第二次東征開始前,黨軍在廣東大學舉行誓師大會,李之龍正代表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講話,孫文主義學會的賀衷寒帶人衝進會場,雙方由言語衝突演化成幾百人的群毆[3]

1925年11月16日,黃埔軍校在潮州設立分校,孫文主義學會也在潮州設立分會,並有籌設孫文主義學校及創辦孫文主義青年團的擬議,遭到中共的反對[2]

1925年12月29日,廣州孫文主義學會在廣東大學大操場舉行成立典禮。成立典禮當天,孫文主義學會在黃埔軍官學校教導團、國民革命軍各軍的代表,會同廣大、培正、執信女師、市師、市商、國民大學、女子體育等50餘所院校的男女學生,廣東工商界代表,留學生代表以及各界群眾1萬人參加。大會在中午12時開始,主要內容有宣讀孫文遺囑和各界代表演說,黃埔軍校黨代表汪精衛到會並發表演說等,會後還進行了遊行。嗣後,在上海、南京、武漢、蕪湖、北京等地也相繼成立了孫文主義學會。

自孫文主義學會成立後,經常與共產黨員學員發生圍繞主義之爭論,從此,黃埔軍校內兩派的分化日益明顯。青年軍人聯合會與孫文主義學會在黃埔軍校形成了兩個對立的組織,在師生中兩種思想和勢力的內部鬥爭越演越烈。孫文主義學會出版《國民革命》和《革命導報》,抗衡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出版的《青年軍人》和《中國軍人》[4]。其後,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創辦《兵友必讀》和《三日刊》,孫文主義學會則刊發《革命青年》和《獨立旬刊》駁斥之[4]

1926年春,戴季陶出任中山大學校長,旋即成立中山大學孫文主義學會,主要頭目為鄭國材、與俠、李悅義、李翼中、陳紹賢等人,創辦《新生》半月刊。其時中共在該校也建立GY組織,1926年初有團員200餘人,GY外圍組織為新學生社,兩派時有衝突。

1926年3月20日,中山艦事件發生,蔣介石則在4月7日下達「取消黨內小組織校令」。15日,青年軍人聯合會宣布「自行解散」,孫文主義學會也隨後於20日宣布自動解散[1][5]

雖然同樣反對中國共產黨,但西山會議派中山艦事件後發布稱讚蔣介石和孫文主義學會的通電後,孫文主義學會仍然指責「上海僞代表大會(西山會議派)破壞革命,動搖本黨,罪狀昭然,本會向均聽命於黨,對於總理手訂之兩大革命策略,不敢絲毫懷疑,該僞會引本會爲反赤同調,顯係有意侮辱」[6]

Remove ads

另見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