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吳賢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榮思賢妃,亦稱為吳賢妃 (1397年—1462年1月16日),吳氏,真名失考,南直隸鎮江府丹徒縣人。吳彥名之女,明宣宗朱瞻基之賢妃景泰帝朱祁鈺之生母[1]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追尊其為孝翼溫惠淑慎慈仁匡天錫聖皇太后

生平

根據《榮思賢妃壙志》[2]的記載,吳氏為南直隸鎮江府丹徒縣人,父親為吳彥名。洪武三十年五月十六日(1397年6月11日)出生,母親為神氏。吳氏「生而婉靜」,在永樂十年八月初二日(1412年9月7日)被選召掖庭,時年十六歲,「得侍宣宗章皇帝於青宮」。宣德三年八月初三日,吳氏生皇次子景泰帝朱祁鈺[3]。同年,被冊封為賢妃。然而,明末清初史學家查繼佐私撰的紀傳體史書《罪惟錄》則指出吳氏本是明宣宗之叔父漢王朱高煦的侍妾,明宣宗殺死叔父後佔有吳氏,私生一子朱祁鈺,母子二人長期隱藏於宮外,至明宣宗死前才得到承認。此說法的真實性及可靠性存疑,待考。

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日(1435年1月31日),明宣宗駕崩,何惠妃,以及生前未被正式冊封的趙氏吳氏焦氏曹氏徐氏袁氏諸氏李氏何氏等人殉葬而死,吳賢妃被免於殉葬。正統十四年八月十五日(1449年9月1日),發生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北伐瓦剌後退途中,於北直隸宣府鎮土木堡(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境內)遭遇瓦剌軍襲擊,慘敗被俘。吳賢妃之子朱祁鈺即位,並在正統十四年十二月初七日奉寶冊,尊封吳賢妃為皇太后[4]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1457年2月11日),趁景泰帝病重不能臨朝之機,手握重兵的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貞等人聯合太監曹吉祥,率死士攻入南宮,擁立明英宗復位。當天凌晨,英宗自東華門進入奉天殿復位,同日黎明時,打開宮門諭令百官,正月二十一日,改元天順,史稱「奪門之變」。明英宗復位之後,沒有立即廢黜景泰帝,導致兩位皇帝同時在位,直到天順二月初一日,才正式復廢景泰帝為郕王。同年二月初六日,明英宗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吳氏復號宣廟賢妃皇后汪氏復為郕王妃,懷獻太子朱見濟為懷獻世子,肅孝皇后杭氏貴妃唐氏俱革除封號[5]。二月十九日,郕王朱祁鈺去世,其後被賜謚為郕戾王。明英宗下令毀掉之前所營建的壽陵,以親王禮將郕戾王葬於北京金山玉泉山景泰陵)。

天順五年十二月十六日(1462年1月16日),「宣廟賢妃吳氏」逝世,終年六十五歲。明英宗輟視朝一日,賜二字諡號「榮思」,稱吳氏為榮思賢妃,並且派遣中官致祭,命相關部門辦理喪葬事宜[6]。天順六年,榮思賢妃下葬,葬地位於北京金山[7]萬曆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內官監請求修繕榮思賢妃等人的墳墓,工部因財政拮据,建議將修繕規模減半,獲得明神宗朱翊鈞的認同[8]崇禎十七年十月,剛即位的南明弘光帝朱由崧為吳賢妃上尊諡曰孝翼溫惠淑慎慈仁匡天錫聖皇太后

榮思賢妃至少有四位弟弟(吳行、吳忠、吳安、吳榮)和三位妹妹(吳妙香、吳妙音、吳妙清)。

Remove ads

衍生形象

電視劇

更多信息 年份, 劇名 ...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