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孟建柱
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原书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孟建柱(1947年7月28日—),江蘇省吳縣(今蘇州市)人,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原副國級領導人,高級經濟師職稱、總警監警銜。197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15屆中央候補委員、第16至18屆中央委員,第18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曾任中共上海市川沙、嘉定縣委書記,上海市農村工作黨委書記,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副市長,中共上海市委專職副書記,中共江西省委書記、江西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部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主任。
Remove ads
生平
1968年,孟建柱作為「知識青年」中的一員來到上海長江口長興島的國營農場——前衛農場工作。從供銷運輸站的一名拖拉機手做起,先後歷任供銷運輸站團支部書記、船隊副隊長、站副指導員,運輸連黨支部書記、農場黨委委員、政宣組組長。「文革」結束後,孟建柱擔任了「前衛農場」的黨委副書記兼清查主任;1981年,出任農場場長。
在國營農場工作近二十年的孟建柱,在1986年獲得機會,出任中共上海市川沙縣縣委書記,時年39歲。1990年,轉任上海另一郊縣——嘉定縣的縣委書記。其才幹逐漸受到江澤民、朱鎔基等上海市委、市政府領導的注意和賞識。
1991年,孟建柱進入上海市市級領導機關,出任上海市農委書記。1992年,被提拔為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1993年,升任上海市副市長,分管農業工作。因還曾兼任上海市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主任,在任內主管「菜籃子工程」,而被上海市民稱為「菜市長」。1996年,先後升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書記,成為時任市委書記黃菊的副手。在一年後的中共十五大上,他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
2001年4月,中共中央宣布,任命孟建柱為中共江西省委書記[1]。儘管成為主政一方的負責官員,但這次任命卻被外界認為是他與陳良宇競爭上海市長落敗,而「被迫」離開的結果[2]。一個月後,又兼任起江西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在中共十六大上,他當選為中央委員。
2007年10月29日,孟建柱被任命為公安部第十二任部長,授總警監警銜。此外,還陸續兼任中共中央政法委副書記、中央綜治委副主任、武警部隊第一政治委員、國家反恐怖工作協調小組組長等職。2008年3月,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晉升國務委員,進入黨和國家領導人行列,並繼續擔任公安部部長兼武警部隊第一政委,至此孟建柱成為當時政法委系統內部僅次於周永康的二號人物。孟建柱在公安部長任內主導調查了2011年發生在泰國清萊府的湄公河慘案。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經過表決決定,免去孟建柱兼任的公安部部長職務。
2012年11月15日,在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上,孟建柱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1月19日,接替退休的周永康,出任中央政法委書記[3]。
2013年1月7日上午,在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上宣布,中央已研究,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年內停止使用勞動教養制度[4]。此後多個省份陸續有廢除勞動教養制度方面的動作,勞動教養制度實際於同年12月28日被全國人大常委會完全廢除。
2016年10月,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政法領域改革的系統總結、1.5萬餘字的《中國司法領域人權保障的新進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白皮書發布,被「看作是對周永康時代中國政法體系的一次系統性撥亂反正的書面總結」,也是孟建柱主導的政法系統改革的成果總結[5]。
2017年10月25日,70歲的孟建柱在中共十九屆一中全會後卸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並在6天後卸任中央政法委書記一職退休,由時任中國公安部部長郭聲琨接任。
Remove ads
家庭
- 妻子:蔣琪芳(1947年6月-):曾任上海有線電視台副台長、黨委副書記。2001年升任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黨委副書記[6][7]。兩人婚後無子女[8]。
影視形象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