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哈爾特統治者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2世紀末13世紀初,阿斯坎尼家族的薩克森公爵兼勃蘭登堡藩侯阿爾布雷希特一世「熊」的第七子薩克森公爵伯恩哈德三世稱薩克森公爵、阿舍斯萊本伯爵和安哈爾特伯爵。他長子亨利一世得到了沿易北河下游圍繞阿舍斯萊本(Aschersleben,阿斯卡尼即是阿舍斯萊本的拉丁語稱呼)、貝恩堡、克滕和采爾布斯特的阿斯卡尼本土,並於1218年被封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安哈爾特親王,次子阿爾布雷希特二世繼承了父親薩克森公爵的爵位。亨利一世的後代即日後的安哈爾特親王和安哈爾特公爵,一直延續到1918年德國君主制覆滅。
本文列出了安哈爾特的統治者,他們擁有親王、伯爵和公爵等不同頭銜。阿斯坎尼家族將土地分配給其子嗣,由此日漸衍生了多個支系。為了方便起見,歷史上通常採用縮寫形式,即以「安哈爾特親王」作為主要頭銜,並加上這些親王定居的城市名稱,例如貝恩堡、采爾布斯特、德紹、普勒茨考、克滕、霍伊姆、紹姆堡和沃利茨等等。
安哈爾特伯爵(至1218年)
Remove ads
安哈爾特親王(1218年-1252年)
第一次分裂 (1252年-1570年)
1252年,亨利一世去世後,安哈爾特被他的三個兒子瓜分:
- 亨利二世成為安哈爾特-阿舍斯萊本親王 ;
- 伯恩哈德一世成為安哈爾特-貝恩堡親王(第一次分封) ;
- 西格弗里德一世成為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親王(第一次分封)。
1315年,安哈爾特-阿舍斯萊本分支消亡。其土地被併入哈爾伯施塔特主教區。
1396年,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被約翰二世的兒子們瓜分:
1468年,安哈爾特-貝恩堡分支消亡,其土地被安哈爾特-德紹親王國所吞併。
1544年,安哈爾特-德紹被恩斯特一世的兒子們瓜分:
- 約阿希姆一世繼續成為安哈爾特-德紹親王 ;
- 約翰五世成為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親王(第二次分封);
- 格奧爾格三世成為安哈爾特-普勒茨考親王(第一次分封)。
1553年,安哈爾特-普勒茨考的格奧爾格三世去世無嗣。他的土地被併入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親王國。1562年,安哈爾特-克滕分支滅亡,並同樣被併入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1570年,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的約阿希姆·恩斯特最終成為整個安哈爾特的唯一統治者。
Remove ads
安哈爾特親王(1570年-1603年)
Remove ads
第二次分裂 (1603年-1863年)
1603年,約阿希姆·恩斯特倖存的五個兒子再次將安哈爾特瓜分:
- 約翰·格奧爾格一世成為安哈爾特-德紹親王(第二次分封) ;
- 克里斯蒂安一世成為安哈爾特-貝恩堡親王(第二次分封,1863年絕嗣) ;
- 奧古斯特成為安哈爾特-普勒茨考親王(第三次分封,1847年絕嗣) ;
- 魯道夫成為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親王(第三次分封,1793年絕嗣) ;
- 路德維希一世成為安哈爾特-克滕親王(第三次分封,1665年絕嗣)。
1635年,克里斯蒂安一世的小兒子腓特烈建立了安哈爾特-哈茨格羅德親王國。該親王國於1709年與安哈爾特-貝恩堡合併。
安哈爾特-克滕支系於1665年消亡,克滕轉由安哈爾特-普勒茨考支系所繼承。隨著普勒茨考支系改為繼承克滕,普勒茨考被安哈爾特-貝恩堡收回。
1667年,約翰六世(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公爵)去世後,其土地被分給其三個兒子,形成了安哈爾特-米林根親王國(Principality of Anhalt-Mühlingen)和安哈爾特-多恩堡親王國(Principality of Anhalt-Dornburg)。安哈爾特-米林根於1714年重新併入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而安哈爾特-多恩堡支系的親王則在1742年長系絕嗣後,替代長系繼承了采爾布斯特。
1718年,安哈爾特-貝恩堡的維克多·阿瑪迪斯去世後,他的土地被分給了他的兩個兒子,小兒子成為了安哈爾特-蔡茨-霍伊姆親王國的親王。1727年,該親王國更名為安哈爾特-貝恩堡-紹姆堡-霍伊姆,並於1812年與安哈爾特-貝恩堡公國合併。
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旁系最終於1793年完全消亡。其領地被當時家族的其他剩餘分支所瓜分。
1803年安哈爾特-貝恩堡獲晉升成為公國,到了1806年安哈爾特-克滕亦升為公國,而安哈爾特-德紹則於1807年升為公國。安哈爾特-克滕支系於1847年消亡,而安哈爾特-貝恩堡支系則於1863年絕嗣,最終安哈爾特-德紹支系的安哈爾特公爵利奧波德四世得以重新統一安哈爾特。
Remove ads
安哈爾特公爵 (1863年-1918年)
1803年至1807年,隨着萊茵聯盟的建立,安哈爾特各系均陸續升為公國,親王升格成為了公爵。隨著安哈爾特-克滕和安哈爾特-貝恩堡相繼於1847年和1863年絕嗣,安哈爾特-德紹的利奧波德四世最終統一整個安哈爾特公國,其本人改稱安哈爾特公爵。其後的繼承人繼續統治整個安哈爾特,直到1918年11月12日君主制覆亡。
Remove ads
安哈爾特公爵繼承人
被廢黜後的安哈爾特公爵的後代仍自稱安哈爾特公爵。
- 1918年—1947年:約阿希姆·恩斯特
- 1947年—1963年:利奧波德·弗里德里希·弗朗茨·齊格哈德·胡貝圖斯·埃爾德曼 (Leopold FRIEDRICH Franz Sieghard Hubertus Erdmann,約阿希姆·恩斯特長子)
- 1963年至今:愛德華·尤利烏斯·恩斯特·奧古斯特·埃爾德曼 (EDUARD Julius Ernst August Erdmann,約阿希姆·恩斯特次子)
愛德華是安哈爾特的阿斯卡尼家族的最後一位男嗣,只有三個女兒。如果他不幸去世,阿斯卡尼家族將絕嗣。愛德華指定他的長女尤莉婭·卡塔琳娜(1980年出生)為他的繼承人。
另外,阿斯卡尼家族還有兩支男性分支。一個是利奧波德三世的其中一位私生子瓦德西伯爵弗朗茨,他是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元帥的祖父。該家族現任族長博恩哈德伯爵是愛德華公爵的庶堂侄,有一子一女。另一個是安哈爾特-貝恩堡-紹姆堡-霍伊姆公爵維克托二世的堂弟弗里德里希王子與平民卡羅琳·維斯塔普貴庶通婚的後代維斯塔普伯爵。德國保守派政治家庫諾·馮·維斯塔普就是出自該家族。該家族現任族長卡爾,有三子一女。
1980年,安哈爾特的瑪麗-奧古斯塔公主合法收養了商人漢斯·利希滕貝格,後者後來改名為弗雷德里克·馮·安哈爾特親王。據馮·安哈爾特親王(Prinz von Anhalt)稱,他每月給她4000美元(德國消息人士稱,每月2000德國馬克)的經濟支持。弗雷德里克·馮·安哈爾特親王還是莎莎·嘉寶的最後一任丈夫。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