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德烈·布勃諾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德烈·布勃诺夫
Remove ads

安德烈·謝爾蓋耶維奇·布勃諾夫(俄語:Андр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Бу́бнов,1884年3月22日(4月4日)—1938年8月1日)他是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中央組織局委員、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書記處候補書記、工農紅軍政治部主任、《紅星報》的主編。[1]

事实速览 安德烈·布勃諾夫Андрей Бубнов, 人民啟蒙委員 ...
Remove ads

生平

1883年,出生於弗拉基米爾省伊萬諾沃的商人家庭。1903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05年,任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伊萬諾沃—沃茲涅先斯克黨委員會委員。1906年,任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伊萬諾沃—沃茲涅先斯克聯盟執行局委員。1907年,先後在莫斯科、下諾夫哥羅德、彼得堡、薩馬拉等地從事黨務工作。

1917年,當選黨中央領導十月武裝起義的革命軍事總部成員,任彼得堡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火車站政委。1918年,任烏克蘭共產黨中央委員。1918年,任烏克蘭共產黨基輔地下區域局委員,參與平定喀琅施塔得起義。1920年,任俄共中央東南局委員、頓河黨委委員兼任北高加索軍區和騎兵第1集團軍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1922年,任俄共中央宣傳鼓動部部長。1923年,參加托洛茨基反對派。1924年,任紅軍政治部主任。

1925年,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書記處候補書記。1926年中山艦事件期間化名伊萬諾夫斯基訪問中國廣州,率「蘇俄觀察團」對蘇聯顧問在華的軍事、政治工作進行考察。1929年,任蘇俄教育人民委員會委員。1937年,被捕遭到槍殺。1956年,平反恢復黨籍。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