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宋儀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宋儀望(1514年—1578年),字望之,號陽山[1]、暘山[2]、洋山[3],更號華陽,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永豐縣(今江西省永豐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江西鄉試第三十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登丁未科會試第269名,三甲163名進士,授吳縣知縣,有政績,三十一年正月選授河南道試監察御史[4],七月實授。三十三年巡按山西,彈劾大將軍仇鸞挾寇自重。後巡鹽河東,稱病歸省。復除御史原職,掌河南道並綰七道印,三十六年八月監視正朝門樓工程。同年十月檢舉胡宗憲、阮鶚貪污,至此得罪嚴嵩。三十七年九月以門工完成,升大理寺添注右寺丞,三十八年三月正任就任右寺丞,丁母憂。四十年五月考察,貶夷陵知州。嚴嵩死後,起用任山東霸州兵備僉事,升河南大名兵備副使,改福建海道副使,兼任監軍,與總兵官戚繼光合兵擊退倭寇。以事降二級。
隆慶二年(1567年),補四川僉事。五年八月升本省副使,十一月調任福建提學副使,六年十月升福建右參政,萬曆元年(1573年)三月升太僕寺少卿,九月四遷至大理寺右少卿。萬曆二年二月,張居正舉薦擔任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諸府[5],三年十二月升右副都御史,照舊巡撫。萬曆四年十月,升遷南京大理寺卿[6]。五年十月,改北京大理寺卿[7],十二月被科道糾拾,調用南京。他從師聶豹後跟隨王守仁、鄒守益、歐陽德等人。家居數月,於萬曆六年(1578年)去世,年六十五,賜祭葬[8]。著有《華陽館集》。
Remove ads
家族
曾祖宋邦鉉。祖父宋魁昂,號隱閒;祖母郭孺人。父親宋聞義(1464年-1535年),名聞,以字行,號坦菴。前母嚴氏,母鍾氏,封太孺人,生子宋鳳、宋掀、宋倣、宋儀望。儀望五子宋瑜、宋琦、宋珝、宋玘、宋珽。
延伸閱讀
[編]
《國朝獻徵錄·卷之六十八》,出自焦竑《國朝獻徵錄》
《明史卷二百二十七》,出自《明史》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