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世宗

金朝皇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世宗
Remove ads

金世宗完顏雍(1123年3月29日—1189年1月20日,天輔七年三月初一甲寅日[1]大定二十九年正月初二癸巳日),原名完顏ㄒㄧㄡˋ金朝第五位皇帝(1161年10月27日—1189年1月20日在位)。女真烏祿,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孫,在金朝時任皇帝完顏亮時為遼東留守,不久後自立為帝,在位28年,終年67歲,葬於興陵(今北京市房山區)。

事实速览 金世宗, 統治 ...

生平

金熙宗朝,完顏雍封葛王,任兵部尚書

東京政變

正隆六年(1161年),金廢帝完顏亮率領大軍渡過淮水,進兵南宋廬州。東京遼陽府後方空虛。完顏亮令完顏雍任東京留守,改封曹國公,心腹高存福為副留守,監視完顏雍的行動。完顏亮自遼東徵調大批女真兵南下侵宋,女真兵多不願南下。行至山東時,南征萬戶、曷蘇館女真猛安完顏福壽等領兵一萬多人中途叛變,逃回遼陽。回到遼陽後,完顏福壽與完顏謀衍等發動政變、殺高存福,擁立完顏雍作皇帝,即金世宗。十月初八,金世宗下詔廢黜完顏亮,改元大定。完顏謀衍為右副元帥,福壽為右監軍。十一月,完顏雍在東京的政權逐漸鞏固,中都留守阿瑣等起而響應金世宗,金世宗決定遷赴中都。十一月二十七日拂曉,完顏元宜率領將士襲擊完顏亮營帳,完顏亮被亂箭射死。

大定盛世

金世宗即位後,首先對南宋的進攻保持守勢,着手平息契丹起義,待平息契丹起義後,開始對南宋採取強硬態度,擊退了南宋的隆興北伐,並在形勢占優時,在與宋孝宗和談時做出讓步,最終簽署了《隆興和議》,開啟了雙方四十餘年的和平局面。

金世宗在內政管理上,勵精圖治,革除了完顏亮統治時期的很多弊政。更值得稱道的是,金世宗十分樸素,不穿絲織龍袍,使金朝國庫充盈,農民也過上富裕的日子,天下小康,實現了「大定盛世」的繁榮鼎盛局面,金世宗也被稱為「小堯舜」。

金世宗統治時期,如移剌窩斡等各族人民紛紛起義,他為了維持統治,利用科舉、學校等制度,爭取漢人支持,又加強猛安謀克權力,擴大女真族占有的土地。同時多次發布有關保留女真人舊習、語言的詔令,甚或要求所有皇子必須有女真語名、所有女真官員必須通曉女真語,衛士不准講漢語

為遏制蒙古勢力擴張,自熙宗朝(1135-1149年)起便逐步形成一套邊防體系,包括修築界壕、挑撥部落矛盾及定期軍事打壓。世宗大定年間(1161-1189年),這套制度被系統化,史載金軍定期「向北剿殺,極於窮荒」,對蒙古部落實行武力清剿,並擄掠人口為奴,導致「山東、河北誰家不買韃人為小奴婢」的現象。加劇了蒙古人對金朝的仇恨,如成吉思汗先祖俺巴孩曾被金熙宗以殘酷方式處死,成為蒙古部族長期銘記的仇恨。

當時蒙古各部頻繁襲擾金朝北境,而金朝在多方戰線壓力下(對南宋、西夏的防務及內部統治)選擇以攻代守。世宗一方面減輕對南宋戰事(1165年簽訂《隆興和議》),另一方面強化對蒙古控制,其政策包含修築長達600餘里的邊防工事、定期軍事掃蕩及扶持親金部落(如塔塔兒部)等多重手段。有研究指出,這種「分而治之」的策略意外加速了蒙古各部統一——過度打壓削弱了親金的邊緣部落,反而使克烈部、乞顏部等中部勢力坐大。

他死後諡號是光天興運文德武功聖明仁孝皇帝廟號世宗

廟庭

家庭

父母

妻妾子女

Remove ads

影視形象

電視劇

年份 地區 作品 演員
1993年 香港無線電視 射鵰英雄傳之九陰真經 張英才
2003年 韓國KBS 武人時代

評價

  • 元朝官修正史金史脫脫等的評價是:「世宗之立,雖由勸進,然天命人心之所歸,雖古聖賢之君,亦不能辭也。蓋自太祖以來,海內用兵,寧歲無幾。重以海陵無道,賦役繁興,盜賊滿野,兵甲並起,萬姓盼盼,國內騷然,老無留養之丁,幼無顧復之愛,顛危愁困,待盡朝夕。世宗久典外郡,明禍亂之故,知吏治之得失。即位五載,而南北講好,與民休息。於是躬節儉,崇孝弟,信賞罰,重農桑,慎守令之選,嚴廉察之責,卻任得敬分國之請,拒趙位寵郡縣之獻,孳孳為治,夜以繼日,可謂得為君之道矣!當此之時,群臣守職,上下相安,家給人足,倉廩有餘,刑部歲斷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號稱「小堯舜」,此其效驗也。然舉賢之急,求言之切,不絕於訓辭,而群臣偷安苟祿,不能將順其美,以底大順,惜哉!」[6]

附註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