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宗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宗測,字敬微,一字茂深南北朝南陽郡涅陽縣(今河南省鎮平縣南)人,南朝宋隱士宗炳之孫。

宗測家族世代居住在江陵。年輕時就性情沉靜,不喜歡世俗的事務。他感嘆說:「家境貧寒,父母年老,不挑選官職就去做官,古代的賢哲把這當作美談,我私下裡對此感到疑惑。我確實不能像古人那樣使地下長出金子、讓江里送來鯉魚,以意外的財富來奉養父母,但也應當順應天道,利用地利自食其力 。怎麼能享用別人豐厚的俸祿,卻為別人的重大事務擔憂呢?」 州府舉薦他為秀才,徵召他擔任主簿,他都沒有接受。南齊驃騎將軍豫章王蕭嶷徵召他為參軍,宗測回復州府的徵召文書說:「為什麼要錯誤地傷害海鳥,隨意砍伐山上的樹木呢?」 母親去世後,宗測親自背土築墳,栽種松柏。豫章王蕭嶷又派人送信請他做官,徵召他為參軍。宗測回覆說:「我的性情如同魚和鳥,喜歡棲息在山林溪谷之間,眷戀松樹竹子,輕視並遠離人世間的仕途。我在山間溪流間自由遊蕩,就像個狂人一樣,不知不覺中年紀就大了。如今我鬢髮已白,怎麼能容忍用虛假的名位來要求我,限制我像魚嚮往深水、鳥嚮往高空一樣的本性呢?」 永明三年(485年),朝廷下詔徵召宗測為太子舍人,他還是沒有接受。宗測想要遊覽名山大川,於是把祖父宗炳所畫的《尚子平圖》繪製在牆壁上。他的長子宗賓在京城做官,知道父親的這個想法,就請求調任家鄉的官職,擔任南郡丞,以便掌管家中事務。刺史安陸王蕭子敬、長史劉寅以下的官員都來贈送財物,宗測一概不接受。他只隨身攜帶《老子》《莊子》兩本書。子孫們前來拜別,悲傷哭泣,宗測卻長嘯一聲,不看他們,隨後前往廬山,住在祖父宗炳的舊宅里。

魚復侯蕭子響擔任江州刺史時,派人送來了豐厚的禮物。宗測說:「我年輕時就有疏狂的習性,為了尋找山水、採集草藥,才遠道來到這裡。我根據自己的食量吃松子、白朮,根據自己的身材穿用薜荔、女蘿(藤蔓植物)製成的衣服,心境淡泊,已經很滿足了,怎麼能接受這樣的厚贈呢。」 蕭子響親自駕車去拜訪他,宗測躲避起來不見。後來蕭子響沒有預先告知就突然來到宗測的住處,宗測沒有辦法,只好戴着頭巾、穿着粗布短衣接待他,最終也沒有和他交談,蕭子響不高興地離開了。侍中王秀之非常欽佩宗測,於是讓畫家陸探微畫下宗測的肖像,和自己的肖像放在一起,還寫信給宗測說:「過去有人畫了子產季札的肖像,我現在這樣做,也是輕率地把自己和您相提並論罷了。」 尚書令王儉送給宗測蒲草做的褥子。不久,宗測護送弟弟的靈柩返回西邊的家鄉,之後仍留在舊宅旁的永業寺,謝絕賓客朋友來訪,只和志同道合的庾易劉虬以及同族的宗尚之等人來往,一起談論學問。刺史隨王蕭子隆到任後,派別駕宗哲前去慰問,宗測笑着說:「尊貴和貧賤在情理上是隔絕的,何必這樣呢。」 最終也沒有回覆蕭子隆。建武二年(495年),朝廷徵召宗測為司徒主簿,他還是沒有接受。後來宗測去世了。宗測擅長繪畫,他在屏風上畫了阮籍遇見蘇門先生的情景,無論坐着還是躺着都對着這幅畫。他還畫了永業寺的佛影台,都是精妙的作品。他很喜歡音樂韻律,精通《周易》和《老子》,續寫了皇甫謐的《高士傳》三卷。他還曾遊覽衡山的七座山嶺,撰寫了《衡山記》和《廬山記》。[1][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