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寶兒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寶兒赤,又作博爾赤保兀兒臣,是蒙古帝國侍奉大汗(皇帝)的怯薛(親衛隊)職掌之一,意為「掌管大汗飲食的主膳官」。《元史·卷九十九》記載:「親自烹飪並奉上飲食者,稱為博爾赤。」

概況

「寶兒赤」一詞源於古突厥語「baur、baγur」(意為「肝臟」),後引申為「美味食物」,加接尾詞「-či」後意為「廚師」或「司廚長」。據記載,4世紀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設有「附真」一職,意為「為貴人製作膳食的人」。

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最初任命的寶兒赤為汪古兒速亦客禿·扯兒必合答安·答勒都兒罕三人,任命時囑其「勿缺早膳,勿怠晚膳」[1]。此外,雖任命時間不詳,但「四駿」之一的孛羅忽勒也曾擔任寶兒赤[2]。由於寶兒赤若背叛可能導致大汗身亡,歷代均從怯薛中挑選最受信任者擔任。據《答失蠻傳》記載:「博爾赤如同古代內饔之職,與大汗最為親近。」元朝時期,朝廷設立宣徽院掌管宴饗飲食[3],實則由大汗的寶兒赤擔任長官,本質上是「寶兒赤」的漢譯官名之一。此外,大司農司的設立與忽必烈的寶兒赤孛羅有關,歷代長官均由寶兒赤擔任。

歷代寶兒赤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