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對習近平的個人爭議
對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的個人爭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習近平的個人爭議主要包括對習近平及其家族的財產狀況爭議和對其本人的學歷以及文化素養表現的爭議等。
![]() |
財產爭議
2012年6月,彭博社曝光了習近平家族擁有超過3億美元的資產[1]。2014年1月和2016年4月,國際調查記者同盟發布報告,從泄露出來的文件[來源請求]透露中國多個高官親屬設離岸公司隱藏巨額財富,報告中參與者包括習近平的姐夫鄧家貴。其中2016年泄露的巴拿馬文件[來源請求]顯示,鄧家貴於2009年在英屬維京群島成立兩間空殼公司[比如?],鄧家貴是空殼公司唯一董事與股東,用途不明;不過在習近平於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成為總書記之前,兩間公司已經沒有運作[2][3]。
2015年11月,在《紐約時報》披露習近平家族曾持有萬達集團的股份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美國哈佛大學的公開課承認,習近平的姐姐齊橋橋和她的丈夫鄧家貴曾經持有萬達集團的股份,但在萬達公司IPO的兩個月前已經出售了其所持的股份。根據《紐約時報》報道,齊橋橋和鄧家貴是在2013年10月把控股公司的所有權轉給了徐再生。王健林稱習近平家族持有股份和腐敗無關,他們在上市之前賣掉股份,失去大賺的機會,是習近平治國嚴,治家更嚴的表現。據查證,齊橋橋和鄧家貴是把股權轉讓給秦川大地投資有限公司副經理徐再生,徐再生與齊橋橋和鄧家貴一同工作13年,因此美國之音推測徐再生是為齊橋橋和鄧家貴代為持股的「白手套」。[4][5]
2018年9月27日,習近平到瀋陽視察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七十九集團軍,並登上直-10武裝直升機了解有關裝備情況[6]。在電視畫面中,習近平手上售價約1萬元人民幣、已停產多年的歐米茄星座系列1512.40.00手錶再次曝光,引起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熱議。在數年前也有網友發現習近平戴着這款手錶[7][8]。
2018年10月,香港蘋果日報報道稱習近平家族在香港擁有價值6億港元的物業,其中包括習近平外甥女張燕南擁有的淺水灣麗景道4至10號逍遙居獨立屋[9]。
Remove ads
學歷爭議
李銳等人稱習近平為小學博士。根據官方資料顯示,習近平的學歷為清華大學化工系本科、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法學博士(在職研究生)[11],然而曾短期擔任毛澤東兼職秘書的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原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李銳對其學歷真實性持懷疑態度,認為其真實水平只有小學程度[12]。自由亞洲電台等媒體及部分中國異議人士表示,習近平取得的清華大學本科學歷和法學博士學位存在爭議[13][14][15]。香港作家鍾祖康認為,習近平的博士論文與福建江夏學院經濟學院教授和副院長劉慧宇的博士論文有三處雷同,懷疑習的博士論文由劉代筆[16]。
抄襲剽竊
習近平在學歷論文和政治口號方面,被屢指抄襲和剽竊。例如,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涉嫌剽竊了周立波在擔任浙江衛視創意總監時期為《中國夢想秀》提出的宣傳口號。從時間上看,早在2012年4月浙江衛視以重金聘請周立波為其創意總監後,即將《夢想秀》自主化,並提出「中國夢」的概念。[17]而習近平是在2012年11月15日當選總書記,11月29日才在講話中首次提出「中國夢」的口號。[18]。周立波曾在其演出中強調,浙江衛視禁止提及習近平對其「中國夢」口號的借用,而以「浙江衛視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來解釋此事。[19]2013年8月19日,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道指出,習近平博士論文疑由福建學者劉慧宇代寫。[20]2014年6月30日,香港政治評論人鍾祖康出版有《拷問中國:兼論習近平論文剽竊事證》對此事做出詳細舉證分析。[21]
口誤及用詞用句爭議
- 「通商寬衣」:2016年9月4日,習近平在2016年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G20峰會)開幕演說時,把先秦史籍《國語·晉語四》中的一句「輕關易道,通商寬農」,錯讀為「通商寬衣」。這一句話的意思是減少關稅,整飭交通;促進貿易,寬以待農[22]。新華社等官方網站上儘管有習近平演講的文稿,但已經將其音頻中「輕關易道,通商寬農」一句移除[23]。
- 「薩格爾王」:2018年3月20日,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式發表講話時,將西藏史詩《格薩爾王》錯讀成「薩格爾王」[24]。
- 「金科律玉」和「頤使氣指」:2018年12月18日,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將「金科玉律」讀成「金科律玉」,將「頤指氣使」讀成「頤使氣指」[25]。2021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時針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批評稱「絕不接受『教師爺』般頤指氣使的說教」,再次把「頤指氣使」顛倒說成「頤使氣指」[26]。
- 「精甚細膩」:2019年4月26日,習近平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將「精
謹 細膩」讀成「精甚 細膩」[27][28],而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透露,原文實為「精湛細膩」,習近平將「湛 」讀成「甚」,因此陸媒公布的新聞稿將其改為「謹」以在一定程度上掩飾習的錯誤[25]。 - 「瞻仰」和「並發」:2019年4月30日,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將「老人
贍 養」錯讀成「老人瞻 仰」,將「迸 發」錯讀成「並 發」[29]。 - 「冰邦外交」:2019年6月29日,習近平在2019年二十國集團大阪峰會與特朗普會面、提到乒乓外交時,多次將「
乒 乓 」讀成「冰 邦 」[30][31]。 - 「澳門」變「香港」:2019年12月20日,習近平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發表講話[32],在提到「廣大澳門同胞發自內心擁護一國兩制,認同一國兩制是澳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時,口誤說成「認同一國兩制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33]。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在該段落的通稿寫的是「澳門」[34],隨後新華社也在官方影片中修正了習近平的口誤[35]:27:22。澳門政府新聞局在YouTube釋出的原版影片隨即被刪除[36]:27:02。BBC News 中文報道裡的影片依舊保留了習近平的口誤片段[37]:2:30。
- 「特出」和「混餚」:2020年9月8日,中國政府舉行了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習近平發表全文10073字的講稿,卻被發現四十秒內讀錯兩個字,包括將特殊的「
殊 」讀成「出 」,將混淆的「淆 」讀成佳餚的「餚 」[38][39]。 - 「撒胡椒麵」: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講話時,說完「不搞花拳繡腿,不搞繁文縟節,不做表面文章,堅決反對大而化之」後停頓了3秒,緊接着突然讀出四個字「撒胡椒麵」,引發網友熱議[40]。「撒胡椒麵」實際意指行事主力渙散,平均分配資源而導致問題得不到解決。
- 「說完了嗎」:2021年7月6日,習近平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並發表主旨講話。在致詞接近尾聲時,習近平突然重複前面已經念過的講稿,並數次低頭翻閱稿件,一度低聲詢問「我這說完了嗎?」在秘書指正後,才跳回結尾段落恢復致詞,並作結語。[41][42]
- 疑將《國際歌》唱錯為《國歌》:2021年7月1日,在中共成立一百周年的慶祝大會上,直播鏡頭記錄了習近平唱《國際歌》的畫面[43]。有考據視頻對比了習近平與正常演唱者的口型差異,質疑習近平在唱第二句「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時,錯唱成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由此引發網民爭議,有人認為這象徵其並無國際主義精神,與共產黨領導人的形象不符[44][45]。
Remove ads
個人言論爭議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