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失的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小失的王(?—1452年?),蒙古史料作巴圖爾錫古蘇特(蒙古語:Баатар шүүстэй,羅馬化:Baγatur sigüsütei),他也被稱為錫古蘇特諾顏、錫古蘇特王,15世紀中期東部蒙古科爾沁部的統治者,他最初效力於脫脫不花和也先太師,但在脫脫不花被也先弒殺後,小失的王也被也先殺害。
生平
在蒙古編年史中,小失的王作為首位科爾沁部統治者登場,被視為事實上的科爾沁部創立者。15世紀初,蒙古草原上東蒙古(韃靼)與西蒙古(瓦剌)兩大勢力持續對抗,小失的王所屬的科爾沁部也隸屬於東蒙古,與瓦剌作戰。據蒙古編年史《黃金史綱》記載,阿魯台太師擁立的阿岱汗征討瓦剌時,起初以察罕萬戶(哈赤溫後裔)的額色庫為先鋒,阿岱汗認為「小馬雖快,老馬更耐長途奔襲」,改任小失的王為先鋒。瓦剌先鋒鬼鄰赤與小失的王曾是安達,彼此知曉。鬼鄰赤擅長射箭,小失的王擅長揮砍,因此小失的王穿戴雙層盔甲出戰。鬼鄰赤的箭雖穿透其盔甲,卻未傷及身體,小失的王揮刀將鬼鄰赤斬殺。他在決鬥中獲勝後,蒙古軍占據優勢,最終瓦剌軍戰敗。另一部蒙古編年史《蒙古源流》將小失的王與鬼鄰赤的決鬥置於脫脫不花時代,而非阿岱汗時期。但因《蒙古源流》的年代記載有誤,學界認為《黃金史綱》的描述更準確。
阿岱汗與阿魯台太師的聯盟曾對瓦剌占據優勢,卻因明成祖的北征而衰弱,1430年代被擁立脫脫不花的瓦剌部首領脫懽擊敗。包括科爾沁部在內的東蒙古殘餘勢力歸入脫脫不花麾下,小失的王成為其麾下重要諸侯之一。正統八年(1443年),他作為脫脫不花部下接受明朝冊封,[1][2]「小失的」即蒙古史籍中「錫古蘇特」的漢譯音。
脫懽之子也先太師後來與脫脫不花對立,最終將其弒殺。據《黃金史綱》記載,脫脫不花死後,小失的王應也先之邀,率十名親信前往其營帳。也先讓使者索要他斬殺鬼鄰赤的佩刀,小失的王察覺陰謀後揮刀砍向使者,最終被也先擒殺,十名親信一同遇害。也先本想斬草除根殺害小失的王的長子孛羅乃,但在索朗古特部的桑胡勒台及其妻喀喇沁太夫人幫助下,孛羅乃得以逃脫。後來他成長為明朝史料中頻繁出現的「大酋」,為科爾沁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Remove ads
家系
《黃金史綱》《蒙古源流》等蒙古編年史未記載從拙赤合撒兒到小失的王的世系,而其後編纂的《恆河之流》則記錄了從拙赤合撒兒到清代科爾沁部王室的譜系。但由於早期蒙古編年史未提及小失的王之前的科爾沁部首領,這一譜系被認為很可能是後世創作的。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