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畫舫齋舊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小畫舫齋舊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州市荔灣區龍津西路逢源大街21號,為新加坡華裔富商黃兆南[1]的家族別墅。黃景棠其父黃亞福是知名僑商。其落成於清朝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1956年黃景棠後人將此建築捐獻給政府。1993年8月9日被公布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3]

事实速览 西關大屋建築保護區, 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

建築佈局

其坐北朝南,占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是一座具有嶺南園林風格的建築,因內有船廳,故名小畫舫齋。園門原有石刻門額「小畫舫齋」,可惜現已遺失。後門朝北,原有的建築分為三部分:南面為主人臥室、西北側涌邊外是船廳、中間是祖先廳、南門的右側是後樓。所有的建築以石路和連廊相連,庭院中建有名為「詩境亭」的涼亭、假山和花基等,園內廣植南方珍稀植物。文化大革命期間,南面主體建築、詩境亭及連廊等均受到破壞,現僅存船廳、祖先廳、大門。

修復

船廳臨荔灣涌而建,是主人的書齋,因臨水構築,其造型似船舫,故名「船廳」。現有「船廳」是1995年華南理工大學程建軍教授復原設計,於1996年重新修建[4],高兩層,卷棚歇山頂,鋼筋混凝土結構。祖先廳為磚木結構,卷棚歇山頂,碌灰筒瓦,面闊8.5米,深9.3米,台基用青石砌築,兩側牆體承重,地面鋪有黑白相間大理石。大門為西關大屋立面風格,青磚石腳,後改貼瓷片,有腳門、趟櫳和板門。2005年恢復原有外觀。

參考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