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少室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少室闕位於河南省登封市西十里舖(邢家鋪)村西的少室山麓,是漢代少室山廟的神道闕。
歷史
少室闕上的銘文剝蝕不全,無確切紀年。但闕銘中的人名和建於太室闕與啟母闕相同,且《漢書·地理志》中又同時提到太室與少室山廟,由此可知,少室闕的建造年代大致在東漢元初五年至延光二年(118年~123年)之間。
196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2年按原狀進行了修復。
建造
少室闕坐東南向向西北,結構與太室闕相同。由台基、闕身、闕頂組成。闕頂損毀比較嚴重,東、西兩闕中距7.60米,闕身高3.72米。闕身各壁面雕刻有狐逐兔、賽馬、蹴鞠、獸斗、鬥雞、馬戲、玄鳥生商、四靈圖、羽人圖、雙龍穿壁圖、車馬出行、雙獸爭食、羊頭、辟邪柏、鋪首銜環以及山水等圖案等70餘幅。闕上原有銘文,大多數剝損嚴重,現存可辨認的僅有西闕的北面,由篆書刻文題額「少室神道之闕」6字。西闕子闕南面檐下,刻有隸書銘文,內容為官職題名及「郡陽城縣,興治神道」等字。[1]
參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