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尚書左丞

東漢建立的尚書省屬官, 在尚書右丞之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尚書左丞尚書台和後來的尚書省的屬官。

簡介

東漢開始設置,為尚書台佐貳官,在尚書右丞之上,品秩四百石。總領尚書台庶務,主管官民章奏和台內小吏。

曹魏晉朝南朝尚書左丞為尚書省佐官,和尚書右丞一起掌管尚書都省的庶務,率領各個都令史監督稽核各尚書曹、郎曹政務,督錄州郡文書。監察彈劾尚書令尚書僕射尚書等,號稱監司。分管宗廟祭祀、朝儀禮制、選任官吏等文書奏事。曹魏、晉朝、劉宋為六品,蕭梁九班,南陳四品、六百石。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定為四品上,太和二十三年(499年)改為從四品上。監察本省官員,監督吏部、考工、主爵、殿中、儀曹、三公、祠部、主客、左右中兵、左右外兵、都官、二千石、度支、左右戶諸郎曹的政務。

隋唐尚書左丞通判都省事,監察省內,領內司郎中、員外郎,監督稽核吏部戶部禮部三部十二司。隋朝從四品,唐朝正四品上,永昌元年(689年)到如意元年(692年)一度為正三品上。隋朝行台尚書省也有尚書左丞,為從四品。唐朝尚書令不常設,唐玄宗開元以後尚書僕射、六部尚書漸漸成為名譽職務,尚書省的政務開始由左丞、右丞主持。詔令經過門下省審核後,由尚書左丞、右丞覆審,有權封駁。尚書左丞加同平章事宰相,入政事堂議政。

五代繼承唐朝的制度。後梁開平二年(908年)改左司侍郎,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恢復唐制,長興元年(930年)改為正四品。

北宋初年為四品的寄祿官,不參預尚書省的事務。元豐改制後為正二品,位列執政,為副宰相。在六部尚書之上,參議大政,和左右僕射一起管理尚書省的事務。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四月,廢除尚書左右丞,改為參知政事

遼國尚書左丞為南面官,金朝元朝為執政,佐宰相治尚書省事,正二品。當時行台尚書省、行尚書省也有尚書左丞,但是在尚書右丞之下。後來元朝尚書省併入中書省,尚書左丞被廢除。設中書左丞,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廢除中書左丞。

Remove ads

唐朝

高祖

崔善為 令狐德棻 獨孤義順 李瑊

太宗

戴胄 賀若孝義 楊纂 唐皎 權萬紀 馮長命 韋琮 裴熙載 狄孝緒 李行廉 楊纂 張行成

高宗

盧承慶 盧承業 段寶元 李孝友 李雲將 源直心 崔餘慶 鄭欽泰 馬載 趙仁本 許圉師 鄧惲 崔知悌 韋仁約 馮元常

武后

魏玄同 盧獻 張行廉 周興 姚璹 顧琮 孫彥高 宗楚客 韋巨源 陸元方 崔玄暐 薛季昶 李嶠 韋安石

中宗

蘇瓌 宋璟 張錫 崔元綜 元暕 崔湜 薛謙光 齊景胄

睿宗

崔湜 張說

玄宗

張廷珪 張暐 陸餘慶 韋玢 源乾曜 盧從願 裴漼 崔泰之 源光裕 蕭嵩 楊承令 袁敬仁 王丘 趙昇卿 韋虛心 皇甫翼 嚴挺之 席豫 陸景融 宋遙 崔翹 韋濟 蔣冽 張倚 苗晉卿

肅宗

陽浚 李麟 李峴 薛侃 鄧景山 李廙 崔渙

代宗

皇甫侁 賈至 楊綰 李涵 蔣渙 張重光 崔倫 田季羔

德宗

薛邕 庾凖 趙涓 鄭叔則 薛播 董晉 暢悅 杜佑 裴郁 趙憬 顧少連 樊某

順宗

韋執誼 鄭餘慶

憲宗

鄭餘慶 鄭元 段平仲 呂元膺 許孟容 衛次公 張賈

穆宗

韋綬 崔從 孔戣 柳公綽

敬宗

段文昌

文宗

錢徽 韋弘景 元稹 王起 庾承宣 王璠 楊嗣復 庾敬休 鄭澣 崔琯

武宗

狄兼謨 孫簡 高元裕

宣宗

鄭涯 崔蠡 李景讓 徐商 崔璪 蘇滌 蔣係

懿宗

楊知溫 鄭薰 獨孤庠 李當 李璋

僖宗

鄭延休 韋蟾 張讀 王徽 崔厚 盧渥

昭宗

李藻 趙光逢 陸扆 鄭璘 杜德祥 楊涉

哀帝

薛廷珪 趙光逢

Remove ads

宋朝宰執

參考

  • 嚴耕望《唐仆尚丞郎表》
  • 《中國歷史大辭典》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