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尼加拉瓜運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尼加拉瓜運河(西班牙語:Canal de Nicaragua)為設計中的橫跨尼加拉瓜的跨洋運河,它與巴拿馬運河一樣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目標為海路運輸節省時間。


歷史
1567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就曾提出修建尼加拉瓜運河的設想。[1]
20世紀早期,美國國會就開鑿尼加拉瓜運河還是巴拿馬運河展開討論,最終選擇了開鑿巴拿馬運河。於是尼加拉瓜運河計劃一直被擱置下來。直到21世紀,因應航運需求的增長,開鑿運河的計劃又被提上日程。
2012年9月,中國信威集團獲得在尼加拉瓜建設並運營覆蓋全境的公眾通信網絡和行業專網,合同價值超過3億美元,實際控制人王靖亦因而結識尼加拉瓜總統奧爾特加。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開始推動尼加拉瓜大運河工程。[2][3][4]
2013年6月13日,尼加拉瓜國會批准了合約,允許中資控股的香港尼加拉瓜運河開發投資有限公司(HKND)用5年時間開鑿運河,並獲得獨家規劃、設計、建設及100年的運營及管理運河和其他潛在項目(包括港口、自由貿易區、國際機場和其他基礎設施開發項目)的權利。[5][6] 香港尼加拉瓜運河開發投資有限公司(HKND)是由董事長王靖與尼加拉瓜政府合資在香港成立。王靖同時是運河工程背後資金來源、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以A股上市的信威集團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7][8][9]
2013年7月30日,HKND董事長兼總裁王靖公布運河計劃,造價400億美元。[1][10]
2014年7月7日,尼加拉瓜運河的路線規劃獲批。[11]9月,工程總投資額增加至500億美元。[10][2]12月22日,尼加拉瓜運河在尼加拉瓜里瓦斯市動土。[12]
2016年6月,王靖與尼加拉瓜總統丹尼爾·奧爾特加共同出席新發布會,簽署尼加拉瓜運河發展項目獨家商業協議。[7]
2018年2月,有報導指運河挖掘工程以及附近道路工程已經停止,但尼加拉瓜官方否認放棄計劃。[8]
2018年4月,彭博報道HKND原本在2016年1月簽下3年租約,租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18樓作辦公室,原本按協議自動續租3年,但公司於4月18日退回租約提早遷出,亦沒有留下任何新租辦公室地址的訊息。王靖的一名代表強調公司仍在香港營運,但拒絕透露新辦公地址。[8]
2018年5月7日,中國駐巴拿馬大使魏強出席座談會時,重申HKND是中國商人在香港成立的合資企業,純屬私人投資,且自行承擔風險;中國政府從未參與及投資運河工程,而商務部最近亦已經作出澄清,並說「現在已經不再有人提及這議題」。[9]
2024年5月,由於尼加拉瓜運河工程進入第10年依舊未開鑿,尼加拉瓜國會通過取消香港尼加拉瓜運河開發投資有限公司(HKND)的100年運河特許經營權。[13] 按照原計劃,這項世紀工程原本應該於2019年完工,但是承接這一項目的中國信威集團在2021年中國整頓資本市場期間已被摘牌退市,而且這一項目的建設從未啟動過。這一項目在中國國內,亦被戳穿為讓無數中國投資者損失了數百億人民幣的騙局。[14]
Remove ads
研究及設計
根據HKND集團網頁,集團曾委託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技術可行性研究,麥肯錫諮詢公司提供基於事實的數據和分析,以及英國環境資源管理公司進行社會和環境評估和影響評估。並邀請了中國徐工集團,比利時SBE和澳大利亞MEC Mining協助開展項目。[15] 此外,集團網頁稱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是主要設計承包商,同時負責道路子項目的設計;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負責運河工程的設計;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負責港口子項目的設計;中國民航工程諮詢公司負責機場子項目的設計;深圳市蕾奧城市規劃設計諮詢有限公司負責自由貿易區和度假村子項目的設計。[15]
2014年7月公布的尼加拉瓜運河設計路綫,由尼加拉瓜西海岸的布里托河(Brito)口,橫跨尼加拉瓜湖,至東部加勒比沿岸的蓬塔戈爾達河(Punta Gorda),總長278公里,深度27.6米,寬度從230米到520米不等。[12]
2014年7月公布的大運河預定路線全長278公里,為巴拿馬運河的3.5倍,其中105公里利用中美洲最大的尼加拉瓜湖。運河寬度介於230至520米之間,30米的水深也優於巴拿馬運河。[16]
根據設計,建成後的尼加拉瓜運河可通行25,000標準箱(TEU)的集裝箱船、32萬載重噸的巨型油輪等船舶,通航能力將遠超巴拿馬運河最大級船隻的4,400標準箱。[17]
爭議
HKND並無承辦大型基建項目的記錄,而尼加拉瓜東西海岸線的潮位差距最高可達6.1米,因此計劃一開始就受到多方質疑。[10]2015年,環境諮詢機構「環境資源管理有限公司」的報告亦指,運河5年的施工期太短,為後勤、採購和勞動力方面帶來挑戰,加上搬遷居民的問題,最終可能會成為爛尾工程。[7]
2015年4月,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行政長官Jorge Luis Quijano指,尼加拉瓜運河工程時間長達5年;而當時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已完成超過八成,後者竣工後將可容許全球97%的集裝箱船通過,投入巨資開鑿的尼加拉瓜運河沒有太大價值。[8][3]
2016年6月,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完成,運載量大增3倍,加上全球航運長年低迷,預計尼加拉瓜運河即使建成亦未必有足夠使用量。[7]
運河工程另一爭議是對尼加拉瓜湖以及沿線自然生態的影響。
尼加拉瓜湖是尼加拉瓜最主要的淡水水源,[18] 一旦發生來往船隻泄漏石油的事件,將帶來嚴重而持久的後果。此外,運河開鑿過程中可能會發掘出毒性沉積物,導致碳氫化合物污染、鹽度和渾濁問題;運河會破壞動物的原有遷徙模式,船隻的通行亦可能為尼加拉瓜湖帶來外來物種入侵。[19][20]
運河工程項目在2014年7月啟動時,尼加拉瓜政府曾表示工程選擇的規劃路線避開了生物多樣化地區,土著人集聚區和環保區。[20]12月,HKND正式動工開鑿運河時,並未發布有關環境研究的報告。尼加拉瓜科學院指出,數十萬公頃的原始森林和濕地將遭滅頂之災,並聲稱專為運河開鑿而做的環境研究並非獨立進行。[21]
運河環評最終由英國環境資源管理集團公司(ERM)完成。2015年11月初,運河項目環境與社會影響評估報告通過尼加拉瓜政府審查。[6]
2013年,HKND獲尼加拉瓜國會授權開鑿及管理運河,亦取得了僱工與徵地權,以及不受賦稅和商業法規限制的特權。然而支持興建運河的總統奧爾特加被指涉貪,將工程安排給自己家庭的公司;工程展開前未完全遷離受影響農民,引起迫遷的憂慮;而工程沿線徵地與補償價格亦引起居民不滿。自2014年起,當地爆發多次示威,包括抗議奧爾特加為家族利益賣國,尼加拉瓜軍隊亦多次介入控制局面及進行調停。[10][7][16][22]
2015年「環境資源管理有限公司」的報告批評HKND沒有遵循透明公開的原則,包括沒有透露如何處理約3萬名當地民眾可能被迫搬遷而流離失所的問題。[23]2016年國際人權聯盟的報告則稱,根據尼加拉瓜政府與HKND的交易,「尼加拉瓜法律所要求的憲法和法律保證並沒有得到尊重」;另外「撥款過程沒有規定任何行政或司法途徑,而且工程提供的補償嚴重不足」。[20]
信威集團成立於1995年11月,原為大唐集團旗下核心資產,先後創造了SCDMA、TD-SCDMA和McWiLL三大國家和國際無線通信技術標準。特別是其基於SCDMA研發的「大靈通」系統,曾幫助固網運營商推出了移動通信業務。2006年,信威集團申請A股上市,但於2007年1月23日被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否決。由於大靈通項目退市,2007年至2009年信威集團連續虧損。2010年公司進行股權重組,大唐集團減持退出,由王靖以數億接手,使公司由國有控股企業轉身為民營控股企業。[4]王靖之後為公司帶來了柬埔寨電信業務,讓其迅速扭虧為盈。[24]
2014年,信威集團成功借殼上市,其後集團的海外公眾通信網絡業務擴展至烏克蘭、俄羅斯、坦桑尼亞等國,相關銷售收入占公司年總營收的90%以上。[24]至2014年10月28日,公司總市值達到1119.50億元人民幣,為國內A股市值最高的民營科技公司。[2]
2014年12月28日,在運河動土後6日,信威集團董事會秘書辦公室工作人員對《長江商報》記者稱,尼加拉瓜運河僅是王靖個人的投資行為,巨額投資與信威集團資產無關,公司層面亦不清楚其他事情。[2]
2015年,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行政長官Jorge Luis Quijano表示,他從中國建築界得知,沒有任何中國國營公司有興趣提供融資。[8][3]同年,信威集團曾被曝拖欠尼加拉瓜運河項目服務公司20萬美元工程費用,引發工人罷工。[24]
2016年12月23日,網易財經發表了對信威集團的調查報告。報告指信威集團聲稱在柬埔寨的「合作夥伴」柬埔寨信威「為公司海外項目的客戶,與公司不存在關聯關係」;但調查結果顯示後者為信威集團的境外子公司,因經營不善背負巨額債務,負債的擔保方全部為信威集團及其子公司,為集團埋下了巨大風險;又指信威集團的部分神秘股東已經通過減持套現巨額財富。[24]25日,上交所向信威集團發出詢問函,要求對方核實情況,公司於12月26日開始停牌,[7]並於12月從上證50成分股中剔除。直至2018年8月,公司仍然繼續停牌。[25][26][27][28][29][30]
Remove ads
影響
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尼加拉瓜斷交,之後至2021年並無外交關係。2021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尼加拉瓜復交。
2012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發布風險提示,稱運河建造項目恐涉及哥斯達黎加與尼加拉瓜兩國界河糾紛,潛在風險較大,提醒企業切勿以任何形式參與。[4][31]
2014年12月22日,在尼加拉瓜運河動土的同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有關企業參與尼加拉瓜運河項目係企業自主行為,與中國政府沒有關係。[32]
2015年,中國官方《人民日報》旗下的人民網特派記者去參加報導王靖尼加拉瓜運河開工儀式,這讓國內投資者和股民相信工程有中國官方背景。
2016年秋,巴拿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展開建交談判,對中國可能參與尼加拉瓜運河建設工程的憂慮,成為促使雙方建交因素之一。
2017年6月12日,巴拿馬總統胡安·卡洛斯·瓦雷拉正式宣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當時尼加拉瓜大運河工程仍停留在象徵性的「初動工」階段。[9]
2021年7月,中國媒體的報導說,投資者中,光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一家就至少向信威集團提供28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甚至在王靖人設崩塌後,仍在繼續給信威投資。直到2021年,信威集團才被摘牌退市。中國媒體稱,在其位於北京的總部大樓被拍賣前,還掛著多位高級領導人視察的照片[33]。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