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舍利亞戈維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舍利亞戈維奇(白俄羅斯語:Мікалай Мікалаевіч Шэляговіч;1956年7月21日,生於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布列斯特州德羅吉欽區奧格德梅爾),白俄羅斯和俄羅斯記者、作家、政論家、語言學家。他着力於撰文推銷東普魯士和西波列西耶地區歷史概念(在其創建的所謂「亞德維安羅斯」理論框架內)。[1]。20世紀80年代,他是西波列西耶居民自決理念和建立波列西耶自治區的倡議者和辯護者。他主張創建獨立的波列西耶語言和民族[2]

生平

舍利亞戈維奇的青年和年輕時代在他那個時代相當普通:先後就讀於普通小學、音樂學校、白俄羅斯國立大學語文學系。在熟人阿列斯·里亞扎諾夫、阿列斯·卡斯科、尼古拉·普羅科波維奇的影響下,他迷上了白俄羅斯歷史、語言和文學。正是在這些年裡,他將自己認定為亞德維安人,用亞德維安語寫詩,但這並不總能得到白俄羅斯知識界的理解。在白俄羅斯國立大學語言學系學習期間,舍利亞戈維奇開始積極研究波列西耶地區。他認為該地區應在白俄羅斯境內成為一個特殊的民族文化自治區——其主體是波列西耶民族,舍利亞戈維奇將其解釋為古代亞德維安人的後裔。

他的職業生涯始於《加里寧格勒共青團員報》的記者。在完成大學三年級學業後,他轉到了白俄羅斯國立大學語言學系的函授部。後來在《祖國之聲報》工作,並於1982年在該報發表了他的文章《古代波羅的人的聲音》。在文章中,他論證了波列舒克人有權被視為獨立的民族。舍利亞戈維奇的文章在兩個截然對立的機構中引起了反響:自由歐洲電台克格勃。兩者都對這位年輕研究者的工作給予了負面評價。他曾被提名為州長候選人。克格勃對舍利亞戈維奇採取了措施——他被解僱,國家安全機關還以不斷拒絕其求職的形式對他施加壓力。然而,在米哈斯·杜別涅茨基的幫助下,舍利亞戈維奇得以在明斯克高級警官學校擔任教師。

儘管困難重重,舍利亞戈維奇與一些志同道合者繼續致力於實現波列西耶地區自治的理念。1988年4月14日,成立了社會文化組織「波列西耶」,該組織主張復興西波列西耶語文化,並承認西波列西耶的波列舒克人為獨立民族。舍利亞戈維奇還提出了建立白俄羅斯-波列西耶聯邦的想法。舍利亞戈維奇也曾是白俄羅斯人民陣線的創始人之一,但後來離開了該組織。舍利亞戈維奇是白俄羅斯人民陣線成立大會的兩位代表之一,他們在「母語」一欄中填寫的是「亞德維安語」。

1988年,在青年報紙《紅旗報》(白俄羅斯語:《Чырвоная замена》)的版面上,分四期刊登了波列西耶語專欄文章《波列西耶的憂慮》[3],該專欄中的文章於1989年4月獨立出版。該報刊登了具有地方志性質的材料、時事紀事以及「波列西耶」組織的新聞。自1989年起,還開始發行《覺醒》報,其副標題寫着「復興埃特維茲運動倡議委員會」。

「波列西耶」組織的活動在社會上引起了反響。一些白俄羅斯社會活動家和文學家,例如尼爾·吉列維奇,強烈反對舍利亞戈維奇的觀點,認為這些觀點威脅到了白俄羅斯的領土和民族完整[4]。有些人傾向於認為尼古拉·舍利亞戈維奇的活動是(克格勃)安全部門的陰謀[5]

舍利亞戈維奇關於波列西耶將成為自治區的信念並未實現。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達到高潮的西波列西耶運動逐漸平息。1991年和1992年,他作為「亞德維安文化」的代表,參加了在盧布爾雅那斯洛文尼亞)舉行的斯拉夫文化大會。

1992年至1997年,他擔任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DELO》報駐白俄羅斯記者。他是「全白俄羅斯團結與和諧黨」的創建者及主席。但後來被德米特里·彼得羅維奇·布拉霍夫取代。

自1990年代中期至今,他在「SHELENG GROUP」控股集團工作。自2008年4月起,擔任俄羅斯自動化系統聯盟董事會副主席[6]

目前,在加里寧格勒,由他領導的「加里寧格勒地區公共組織埃特維茲」仍在運作。舍利亞戈維奇是加里寧格勒州杜馬公共委員會成員,身份是加里寧格勒州和布列斯特州古羅斯時期的研究者,以及「埃特維茲」公共組織的主席。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