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尼穆納斯黎明
雷米吉尤斯·澤馬塔帝斯於2023年11月成立的民粹主義與民族主義政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尼穆納斯黎明」政黨[12](立陶宛語:Politinė partija "Nemuno Aušra", PPNA[13]),通稱尼穆納斯黎明(立陶宛語:Nemuno aušra, NA),是立陶宛的一個民粹主義與民族主義[14][15][16]政黨。尼穆納斯黎明由雷米吉尤斯·熱邁泰蒂斯於2023年11月因反猶太言論而被自由與正義開除黨籍後成立。2024年6月,尼穆納斯黎明在三位國會議員加入後首次獲得國會席位;在該三位國會議員中,其中一位為立陶宛農民與綠人聯盟的前黨員,而另外兩位則為勞動黨的前黨員[17]。

尼穆納斯黎明在不同的議題上有著不同的意識形態:尼穆納斯黎明在社會問題通常被認為屬右翼[7][9][15][18],而在經濟問題上則通常被認為屬中間偏左[10]。尼穆納斯黎明則自認為屬中間偏左的政黨[19]。
Remove ads
歷史
2023年5月,雷米吉尤斯·熱邁泰蒂斯在Facebook發表反猶太言論,聲稱「猶太人與俄羅斯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壓迫立陶宛人,並需要對1944年在皮爾丘皮艾村發生的大屠殺負責[20]。此等言論遭到立陶宛政界人士、立陶宛猶太社羣與多位駐立陶宛大使的嚴厲批評與譴責。熱邁泰蒂斯後來聲稱其言論針對以色列,並聲稱自己支持判處本雅明·內塔尼亞胡死刑,以懲罰他針對巴勒斯坦人的行為。刑事檢控幫辦公室遂對熱邁泰蒂斯的行為展開持續調查[21]。同月19日,自由與公正開除熱邁泰蒂斯的黨籍,阿爾圖拉斯·保勞斯卡斯成為自由與公正的臨時主席[22]。
2023年11月11日,熱邁泰蒂斯宣佈成立一個名為「尼穆納斯黎明」的政黨。尼穆納斯黎明得名自立陶宛最長的河流與立陶宛首份報章《黎明報》,其中後者是19世紀立陶宛民族復興的主要象徵[23][24]。熱邁泰蒂斯亦表示尼穆納斯黎明計劃參加2024年舉行的所有選舉,並將在當年的總統選舉中自行提名候選人。熱邁泰蒂斯此前自己已經召集3164人成立尼穆納斯黎明,而其中2950人也參加了尼穆納斯黎明的建黨大會。熱邁泰蒂斯也聲稱自由與正義的大部分黨員均轉投尼穆納斯黎明麾下[24]。
尼穆納斯黎明於2024年1月16日正式註冊,當時共有2296名創黨成員[25]。在熱邁泰蒂斯宣佈作為尼穆納斯黎明的候選人參選總統後不久,立陶宛總檢察長妮達・格倫斯基埃內要求國會剝奪熱邁泰蒂斯的刑事豁免權,並稱審前調查顯示熱邁泰蒂斯 「公開嘲笑、蔑視猶太人羣體,並煽動對猶太人羣體的仇恨」[26]。在立陶宛憲法法庭作出有利國會罷免自己的裁決後,熱邁泰蒂斯於5月2日為避免被國會投票罷免而隨即辭去國會議員的職務[27]。熱邁泰蒂斯於同月12日舉行的總統選舉首輪投票中獲得9.21%的選票,排名第四[28]。
2024年6月19日,立陶宛農民與綠人聯盟前黨員阿格內·希林斯基埃內與兩位勞動黨前黨員艾達斯·格德維拉斯、阿爾圖拉斯·斯卡爾久斯加入尼穆納斯黎明。由於熱邁泰蒂斯在此前辭去國會議員的職務,尼穆納斯黎明在國會中的議席數增至3個。[29][17]
2024年7月,民意調查顯示約36.5%的選民會考慮投票予尼穆納斯黎明。勞動黨、立陶宛地區黨與立陶宛農民與綠人聯盟的支持者最有可能對熱邁泰蒂斯抱有好感。大部分中左翼政黨的支持者與約五分之一的自由運動支持者也對熱邁泰蒂斯抱有好感,而中右翼的祖國聯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的支持者最不可能支持熱邁泰蒂斯[30]。8月,民意調查顯示尼穆納斯黎明的支持率超過10%,超越執政的祖國聯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31]。
總統吉塔納斯·瑙塞達與祖國聯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籍的總理因格麗達·希莫尼特在2024年國會選舉前夕警告各政黨有鑑於熱邁泰蒂斯的反猶太言論,切勿與尼穆納斯黎明組成執政聯盟。祖國聯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黨魁格比亞魯斯·藍斯柏吉斯亦敦促其他政黨成立對尼穆納斯黎明的隔離線[32]。在總統發出警告後,最初將尼穆納斯黎明視為選舉後的潛在合作夥伴的立陶宛社會民主黨排除與該黨組成執政聯盟的可能性[33]。2024年的國會選舉於10月13日與27日分兩輪舉行。尼穆納斯黎明在選舉中獲得約15%的選票,排名第三,並獲得20個國會議席[34]。11月7日,立陶宛社會民主黨改變先前立場,邀請民主聯盟「為了立陶宛」與尼穆納斯黎明組成執政聯盟[35][36]。
11月8日,《紐約時報》發表一篇關於尼穆納斯黎明的文章,主要關注熱邁泰蒂斯的反猶太主義名聲[37]。同日,30多個立陶宛非政府組織聯署一封致立陶宛社會民主黨的公開信,反對尼穆納斯黎明入閣,並指出尼穆納斯黎明入閣將損害人權、民主、國家安全與立陶宛的國際聲譽[36][38]。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班·卡定亦發表聲明譴責立陶宛社會民主黨邀請尼穆納斯黎明入閣的決定[39]。德國國會議員羅德里希·基塞韋特爾、米夏埃爾·羅特[40]、波蘭參議院員米哈烏·卡明斯基[41]與以色列駐立陶宛大使館也就此提出進一步批評[42]。
熱邁泰蒂斯與當時的候任總理(立陶宛社會民主黨副主席)金陶塔斯·帕盧茨卡斯二人均聲稱國外的反對聲音由其政敵煽動[43]。帕盧茨卡斯亦稱熱邁泰蒂斯不會在內閣任職[44]。熱邁泰蒂斯致信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聯盟國家與以色列駐立陶宛大使解釋其立場,稱其並非反猶太主義者,而只是批評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行為[45]。熱邁泰蒂斯在信中亦提到自己在競選期間曾與考納斯的猶太社羣會面,以表達自己對猶太社羣的支持。立陶宛社會民主黨、民主聯盟「為了立陶宛」與尼穆納斯黎明簽署的聯合執政協議中亦包含打擊反猶太主義的條款[46]。雖然執政聯盟作出相當數量的相關保證,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在11月14日(第十四屆國會首次會議當日)與21日(帕盧茨卡斯獲確認為新總理的人選當日)仍爆發反對尼穆納斯黎明的示威抗議[47][48]。帕盧茨卡斯曾在21日的示威中現身,以試圖消除公眾對執政聯盟的擔憂,然而示威者對著帕盧茨卡斯高呼「恥辱」[48]。
11月28日,帕魯克斯內閣的提名人選獲正式提交予總統瑙塞達,其中包括由尼穆納斯黎明提名的伊格納斯·霍夫馬納斯(農業部長被提名人)、西吉塔斯·波德納斯(環境部長被提名人)與維爾吉尼尤斯·庫利考斯卡斯(司法部長被提名人)[49],然而最終僅霍夫馬納斯於12月12日正式就職為農業部長,另外兩部的部長則分別由同樣由尼穆納斯黎明提名的波維拉斯·波德爾斯基斯(環境部長)與雷曼塔斯·莫茨庫斯(司法部長)出任[50]。11月29日,歐洲議會歐洲人民黨黨團與復興歐洲黨團發表公開信敦促立陶宛社會民主黨與民主聯盟「為了立陶宛」基於反猶太主義的疑慮將尼穆納斯黎明逐出執政聯盟[51]。
Remove ads
意識形態
尼穆納斯黎明自認為屬中間偏左[19]、古典自由主義的基督教政黨[52]。熱邁泰蒂斯主張組建一個排除祖國聯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黨的「中左翼」執政聯盟[53]。根據熱邁泰蒂斯的說法,尼穆納斯黎明「在與人民福祉有關的社會問題上傾向於中間偏左」,但「在國家地位的構成要素——我們的語言、文化與民族認同——方面則偏右」[15]。
尼穆納斯黎明被普遍描述為民粹主義政黨[14][15][16][54]。政治學家維爾吉斯·瓦倫蒂納維丘斯稱熱邁泰蒂斯故意引用「猶太寄生蟲」等常見反猶太主義比喻吸引受教育程度較低的選民[14]。《Europe Elects》將尼穆納斯黎明描述為右翼政黨[9],而Delfi則於2023年11月尼穆納斯黎明成立後不久將之描述為中間偏右的政黨[18]。2024年,政治學家弗拉迪米拉斯·勞丘斯將尼穆納斯黎明描述為民族主義政黨[8],德國之聲將其描述為右翼民粹主義政黨[7], 而bne IntelliNews則將其描述為激進右翼政黨[15]。尼穆納斯黎明也被描述為中間偏左的政黨或結合了經濟左翼和社會右翼政策的政黨[55]。智庫東歐研究中心(Eastern Europe Studies Centre)總幹事利納斯·科亞拉表示「難以描述它們(尼穆納斯黎明)代表怎樣的意識形態,以及它們在左右政治光譜中的位置」[56]。
尼穆納斯黎明在經濟議題上持有一些左翼立場[57]。尼穆納斯黎明支持建立國有銀行與公路基金,為大家庭減稅,並由國家持有國有能源控股公司點火集團的股份。相對地,尼穆納斯黎明反對歐洲聯盟的「綠色」農業計劃,並支持對中小企業提供優惠。尼穆納斯黎明支持暫停教育改革4年,並對學校與醫療機構網絡的重組進行審計。尼穆納斯黎明的黨綱稱立陶宛的外交政策必須首先服務於立陶宛自身安全與公民利益。雖然熱邁泰蒂斯表示如果其他西方國家與俄羅斯進行貿易,立陶宛也應該能夠與俄羅斯進行貿易,尼穆納斯黎明並未直接拒絕援助烏克蘭[58]。尼穆納斯黎明承諾不會提高增值稅以充國防資金之用[29]。
Remove ads
國會選舉結果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