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居留此地
2017年美国纪录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居留此地》(英語:Bending the Arc)是一部2017年美國紀錄片,講述健康伴侶組織的醫生和人道主義者成員的故事,包含金墉、保羅·法莫爾、奧菲利亞·達爾和安妮斯·比納加霍,他們致力於貧困國家的創新醫療保健。導演基夫·大衛遜(Kief Davidson)與佩德羅·科斯(Pedro Kos)關注他們在海地、秘魯和盧旺達農村地區治療和根除結核病及艾滋病的持續努力奮鬥。[1]麥特·戴蒙與班·艾佛列克擔任執行製片人。《居留此地》於2017年1月23日在日舞影展舉行全球首映。
Remove ads
內容

保羅·法莫爾與金墉1980年代於哈佛醫學院結識,兩人都被對社會正義的共同渴望所吸引[2]。他們與激進主義者奧菲利亞·達爾合作嘗試為貧困國家的人們提供優質的醫療保健服務。他們籌集資金並在海地農村開設了一家診所,但發現需要整合更多的社區工作來實現他們的目標。透過加深對文化的敏感接觸、針對傾聽的技巧、當地合作夥伴關係和家訪,治療得到了顯著改善,從而成立了健康伴侶。[1][3]紀錄片講述了他們從海地開始治療耐多藥結核病的故事,並與安妮斯·比納加霍醫生一起在盧旺達倡導和實施抗反轉錄病毒療法。
Remove ads
製作
《居留此地》由基夫·大衛遜(Kief Davidson)與佩德羅·科斯(Pedro Kos)使用傳統的紀錄片模式、混合早期的影像片段和當前的採訪來講述金墉、保羅·法莫爾、奧菲利亞·達爾和安妮斯·比納加霍如何參與健康伴侶組織的故事。導演還會向他們展示陳舊鏡頭,以引起他們現在的反應。麥特·戴蒙與班·艾佛列克擔任執行製片人,他們表示相當讚賞片中四人的傑出貢獻。[4]
發行和反響
《居留此地》2017年在日舞影展[5]、邁阿密國際影展[6]和舊金山國際影展上放映[7]。
在格林威治國際影展上贏得最佳紀錄片獎。[8]
《居留此地》贏得外界普遍好評。評論匯總網站爛番茄根據14條評論,本片獲得100%的新鮮度,均分8.00/10[9]。Metacritic網站上根據7條評論,本片獲得80分,屬「普遍好評」[10]。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