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層疊式封裝
IC封裝技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層疊式封裝(英語:Package on Package,簡稱PoP),是一種積體電路(IC)封裝技術。此技術是將兩個或更多元件,以垂直堆疊或是背部搭載的方式,在底層封裝中整合高密度的數位或混合訊號邏輯元件,在頂層封裝中整合高密度或組合記憶體。PoP可提升手機、個人數字助理(PDA)、數碼相機等設備的組件密度,代價是整體高度略有增加。PoP可超過兩個以上的封裝元件垂直堆疊,但由於散熱問題,超過兩層封裝的堆疊較為罕見。
構型
層疊式封裝主要有以下兩種常見構型:
- 純存儲器堆疊:兩個或多個僅包含存儲器的封裝相互堆疊;
- 混合邏輯-存儲器堆疊:底部為邏輯器件(如CPU)封裝,上部為存儲器封裝。例如,底部封裝可以是一個用於手機的片上系統(SoC)。邏輯封裝位於底部,是因為它需要大量BGA連接以與主板連接。
在印刷電路板組裝過程中,PoP堆疊的底部封裝直接安裝在PCB上,其餘封裝則堆疊於其上。PoP堆疊中的各封裝在回流焊接過程中實現彼此及與PCB的連接。
優勢
層疊式封裝技術試圖結合傳統封裝與裸芯片堆疊技術的優勢,同時避免其缺點。
傳統封裝將每個芯片置於獨立封裝中,適用於標準PCB組裝方式,即各封裝並排焊接在PCB上。三維裸芯片堆疊的系統級封裝(SiP)技術則是在單一封裝中堆疊多個芯片,具有多種優勢,也存在一些相較於傳統PCB組裝的不足。
在嵌入式PoP技術中,芯片被嵌入封裝底部的基板中。這種PoP技術實現更小的封裝尺寸與更短的電氣連接長度,已獲得日月光半導體(ASE)等公司的支持。[1]
最明顯的好處是節省主板空間。PoP封裝占用的PCB面積遠小於傳統封裝,幾乎與裸芯片堆疊封裝一樣緊湊。
從電氣角度來看,PoP通過縮短不同器件之間的布線長度(如控制器與存儲器)提高器件的電氣性能,實現更快的信號傳播並降低噪聲與串擾。
裸芯片堆疊與層疊式封裝之間存在多項關鍵差異。
層疊式封裝最大的成本優勢在於將存儲器器件與邏輯器件解耦,因此其具備傳統封裝相較於裸芯片堆疊產品的所有優點:
- 存儲器封裝可獨立於邏輯封裝進行測試;
- 最終組裝僅使用「已知良品」封裝(若存儲器存在缺陷,僅需丟棄該封裝),而裸芯片堆疊產品中只要有一顆芯片不合格,則整個封裝被棄;
- 最終用戶(如手機或數碼相機製造商)掌握物流控制權,因此可在不更換邏輯芯片的情況下更換不同供應商的存儲器;存儲器成為可自由採購的商品。這相較於封裝內封裝(PiP)更具靈活性,後者需事先確定具體的存儲器型號與供應來源;
- 任何符合機械對接標準的頂部封裝均可使用:入門級手機可採用小容量內存封裝,高端手機可使用大容量內存封裝,而底部邏輯封裝不變,這有助於OEM優化庫存管理。[2]而裸芯片堆疊或PiP則需提前數周甚至數月確定內存配置;
- 存儲器僅在最終組裝階段加入,因此邏輯芯片供應商無需採購任何存儲器芯片;而在裸芯片堆疊產品中,邏輯芯片廠商必須從存儲器供應商採購晶圓。
Remove ads
JEDEC標準化
- JEDEC JC-11委員會負責PoP底部封裝的外形標準化,相關文件包括MO-266A和JEDEC出版物95,設計指南4.22;
- JEDEC JC-63委員會負責PoP頂部(存儲器)封裝的引腳定義標準化,詳見JEDEC標準21-C,第3.12.2–1頁。
其他名稱
層疊式封裝亦有其他名稱:
- PoP:指頂部與底部封裝整體;
- PoPt:指頂部封裝;
- PoPb:指底部封裝;
- PSvfBGA:指底部封裝,含義為「可堆疊超薄細間距球柵陣列」(Package Stackable very thin fine-pitch Ball Grid Array);[3]
- PSfcCSP:指底部封裝,含義為「可堆疊倒裝芯片芯片級封裝」(Package Stackable flip chip Chip Scale Package)。
歷史
2001年,東芝研究團隊成員T. Imoto、M. Matsui與C. Takubo開發出「系統模塊」(System Block Module)晶圓鍵合工藝,用於製造三維集成電路(3D IC)封裝。[4][5]目前已知最早將3D層疊式封裝用於商業產品的是索尼2004年發布的PlayStation Portable(PSP)掌上遊戲機。PSP硬件中使用了由東芝製造的嵌入式DRAM封裝芯片,該芯片採用雙芯片垂直堆疊。[6]當時東芝稱其為「半嵌入式DRAM」,隨後更名為「芯片封裝芯片」(CoC)方案。[6][7]
2007年4月,東芝商業化了一款八層3D芯片封裝的16 GB THGAM嵌入式NAND閃存芯片,該產品通過堆疊八顆2 GB NAND閃存芯片實現。[8]同月,美信集成產品的Steven M. Pope與Ruben C. Zeta提交了美國專利第7,923,830號(「具防拆網格的上層封裝層疊式模塊」)專利申請。[9]2007年9月,海力士半導體發布了24層3D封裝技術,製造出包含24顆堆疊NAND閃存芯片的16 GB閃存芯片,採用晶圓鍵合工藝。[10]
Remove ads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