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山度士-杜蒙隕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山度士-杜蒙隕石坑(Santos-Dumont)是月球正面亞平寧山脈北端一座小撞擊坑,以巴西航空工程師阿爾貝托·桑托斯·杜蒙特(1873年-1932年)之名命名,1976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描述
該隕坑西北毗鄰奧托里庫斯隕石坑、南面為小撞擊坑喬伊,腐沼坐落在它的西面、西北則為菲涅耳月溪(Rimae Fresnel);北面是菲涅耳岬(Promontorium Fresnel)、西北偏北是高加索山脈、東面是澄海、南面是亞平寧山脈,西南偏南是哈德利山[1]。隕坑中心月面坐標為27.79°N 4.75°E,直徑8.8公里[2],深度2000米[3]。
山度士-杜蒙隕坑外形圓狀,坑壁範圍清晰,內壁坡平滑,反照率較高。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300米,內容容積約20公里³[4]。該隕坑的形態特徵隸屬ALC 型(該類隕坑的典型代表衛星坑阿爾巴塔尼 C所命名)。
在197年該隕坑被正式命名前,它曾被稱為哈德利 B。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