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山西路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山西路橋是上海蘇州河上的一座橋梁,連接山西北路和山西南路,現為人行橋。該橋歷史可追溯到1889年興建的木橋,1956年拆除,2006年在原址建設鋼結構人行橋。[1]:附圖
木橋(1889年~1956年)
1887年4月7日,瑪禮遜洋行向租界工部局董事會去信,願意無償讓出今山西南路對岸長約900英尺(合約270餘米)、寬30英尺(合約9.1米)的土地修建公共道路,前提是工部局修建一座跨蘇州河的橋梁連接兩條馬路。橋梁建成後,成為蘇州河南岸連接公共租界北部的通道之一[2]。當時山西路蘇州河一帶開設很多浴室,被稱為「盆湯弄」,橋梁也因此得名「盆湯弄橋」[3]。
鋼橋(2006年~)
到2006年,山西路橋上游已有福建路橋,下游河南路橋在建,二者距離不遠且均可通行車輛,故山西路橋設計為人行橋。山西路橋採用變截面鋼—混凝土疊合剛構橋,考慮到景觀需要以54.5米跨度一跨過河,寬6.6米[4]。該橋雖然為步行專用,但行人通過流量和在橋上停留的數量均是附近橋梁中最低的,主要原因是橋面過高,距離地面達4.5米,周邊又無吸引行人的設施和景觀[5]。
2015年11月25日,逢蘇州河高水位期間,巡查發現山西路橋附近地面冒水,經檢查系山西路橋建設時,北岸橋台東側與防汛牆的連接處未設止水帶,形成漏水縫隙,防汛牆後的地面又低於蘇州河水位,造成河水冒出[6]。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