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工作場所中的馬基雅維利主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工作場所中的馬基雅維利主義是許多工業與組織心理學家研究的一個概念[1]。最初由理查德·克里斯蒂英語Richard Christie (psychologist)和弗洛倫斯·蓋斯提出。馬基雅維利主義心理學中指的是一種冷酷、無情且具有剝削性的人格特徵[2][3][4][5],這一理論已被心理學學者適應並應用於職場和組織環境中[6]。英國心理學家奧利弗·詹姆斯英語Oliver James (psychologist)曾撰文探討馬基雅維利主義及其他黑暗三角人格特質(包括自戀英語narcissism in the workplace精神病態英語psychopathy in the workplace)在職場中所造成的影響[7]

特徵

研究發現,高度馬基雅維利主義的人通常表現出幾種特有的不道德行為,包括盜竊、實行各種欺騙和不誠實的行為、故意破壞他人工作,以及通過各種形式的作弊來獲取利益[8]

高度馬基雅維利主義的人在職場當中往往會展現出較強的人格魅力[9],他們的領導力在某些領域可能具有積極影響[10]

關於馬基雅維利主義的傾向如何具體影響組織環境的新型解釋包括三個關鍵要素,包括主張並維護職場權威、實施嚴格的管理措施,以及採用操縱性行為策略以達成預期結果[10]

黑暗三角人格特質與工作場所中不同的影響力策略相關,其中心理病態與威脅性策略相關,自戀與通過個人外貌或形象在職場中施加影響的手段相關,而馬基雅維利主義則與魅力以及對人和環境的公開操控相關。相比軟性策略,具有黑暗三角人格特質的人在評估自己在職場當中的硬性策略(譬如暴力和攻擊性)的時候會表現出更強的相關性。這表明,具備這三類人格特質的人主要通過咄咄逼人的手段,而非微妙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職場影響力[11]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來源

進一步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