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左手路徑和右手路徑

两种相对的哲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左手路径和右手路径
Remove ads

左手路徑右手路徑涉及兩個發現於西方神秘傳統里的兩種相對的哲學,而它自己本身包含許多涉及神秘儀式魔法。在有些定義里,左手途徑等同於惡意的黑魔法,右手途徑則等同於有益的白魔法[1]有些神秘學者卻批判這種定義,他們相信左右兩種路徑的對分僅僅跟作品的不同種類有關,並不是必須暗示究竟是好的還是壞的魔法行動。[2]

Thumb
1854年艾利馮斯·李維《高等魔法的信條與儀式》英語Dogme et Rituel de la Haute MagieDogme et Rituel de la Haute Magie)中的巴弗滅,採用了「左手路徑」信念系統英語Life stance的符號。

現在更多的定義中,是把他們建立在印度密教,右手路徑(RHP,右道性力英語Dakshinachara)定義來源的基礎之上,這種說法被看作是給那些遵循特定的道德規範、接受風俗的魔法群下的定義。然而,左手路徑(LHP,左道性力)卻採取相反的態度,支持打破禁忌,放棄已存在的道德。一些當代的魔術家強調魔術開創者應該遵循這兩種途徑,因為本質上他們的目標是一樣的。

Remove ads

術語

右手路徑

右手路徑通常會被認為和魔法或宗教團體有關,它遵循一系列特定的特點:

  • 他們把心靈肉體和精神理念分為三個雖然相互關聯但又相互分開的部分。[3]
  • 在一些判斷形式上,他們遵循一個特定的道德法規和信仰,例如三重法英語Threefold Law[3]

神秘主義者迪翁·福春[4]認為亞伯拉罕諸教是右手路徑而不是魔法。[5]

左手路徑

歷史學家戴夫·埃文斯在21世紀初研究了一些自稱走左手路徑的追隨者,並對他們的實踐做出了幾點觀察:

  • 他們往往拒絕社會常規和現狀,有人認為這是在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作為其中的一部分,左手路徑追隨者會採用一些傳統上被視為禁忌的魔法技巧,比如性魔法,或是使用撒旦的意象。[6]正如莫格·摩根所寫,「打破禁忌會讓魔法更有力量,並可能帶來再整合和解放,(例如)在一個素食主義社群中吃肉,會有如同在一個性壓抑社會裡進行肛交那樣的解放效果。」[7]
  • 他們常常質疑宗教或道德教條,而更傾向於某種形式的個人無政府主義[8]
  • 他們常常擁抱,並將其納入魔法儀式之中,例如怛特羅密教,這種做法在歐洲和亞洲的部分地區早已存在。[9]

術語的歷史

怛特羅密教與布拉瓦茨基夫人

所謂左道性力(vamachara)與右道性力英語Dakshinachara(dakshinachara)皆出自梵語,二者是相對的概念。[10]西方所用的「左手路徑」和「右手路徑」這兩個術語,最早出自19世紀神智學會創始人、神秘學家海倫娜·布拉瓦茨基。她曾遊歷南亞部分地區,並聲稱在印度西藏結識過許多神秘主義者和魔法修行者。布拉瓦茨基將「左手路徑」一詞作為vamachara的翻譯,這是一種印度怛特羅密教修法,強調通過打破印度教社會的禁忌來進行靈性修煉,比如在儀式中行性交、飲酒、吃肉,或在墓地中集會。梵語中的vamachara字面意思就是「左手之道」,布拉瓦茨基正是由此首次創造了「左手路徑」這一說法。[11]

回到歐洲後,布拉瓦茨基開始使用這一術語。在許多歐洲國家,她很容易就把「左」與邪惡聯繫起來,因為自古典拉丁語時代起,「左」就與邪惡和厄運相連。正如歷史學家戴夫·埃文斯指出的那樣,同性戀者曾被稱為「左撇子」,而在新教國家,天主教徒則被叫作「左腳佬」。[12]

Remove ads

為西方秘契主義傳統採納

1875年,布拉瓦茨基夫人在紐約與幾位同伴共同創立了神智學會。她隨即開始撰寫多部著作,其中包括《揭開伊西斯的面紗英語Isis Unveiled》(1877),在書中首次引入了「左手路徑」與「右手路徑」兩個術語,並明確表示自己是右手路徑的追隨者,而左手路徑的信徒則是從事黑魔法、對社會構成威脅的人。神秘學界很快採納了她提出的這種新二分法,而據歷史學家戴夫·埃文斯所說,這在此前的西方秘契主義傳統中是「前所未有的」。[13]例如,魔法團體內在之光協會英語Society of the Inner Light的創始人迪翁·福春也站在右手路徑一邊,並聲稱左手路徑的追隨者是同性戀者,甚至暗示印度僕人可能會利用獻給女神迦梨的惡意魔法儀式來對付他們的歐洲主人。[14]

阿萊斯特·克勞利在某些神秘學圈子裡進一步改造並普及了左手路徑這一術語。他把「左手路徑之兄弟」或「黑兄弟」用來指稱那些未能在其儀式魔法體系中達到聖殿之師英語A∴A∴#Magister_Templi級別的人。[15]克勞利還在描述「豁免學徒英語A∴A∴#Adeptus_Exemptus豁免學徒」跨越深淵(Abyss)的時刻時提到左手路徑。在他的體系中,深淵是科隆尊英語Choronzon與虛幻的第十一個質點——達阿特所在之處。在這個階段,修行者必須捨棄一切,包括其神聖守護天使的引導,縱身躍入深淵。如果他累積的足夠,並且在自我毀滅上做到徹底,那麼他就會成為「深淵之嬰」,在克勞利體系中升起為一顆星辰。反之,如果他還保留着某些自我的碎片,或者害怕跨越深淵,他就會陷入「包裹」狀態。他本可以在深淵中脫去的自我層層硬化在他周圍。這樣的人就會被稱為「左手路徑之兄弟」。由於他未能選擇主動的自我解體,最終會在不由自主的情況下被撕裂、崩解。[15]克勞利把這一切與「瑪麗——對巴巴倫英語Babalon的褻瀆」以及基督教神職人員的獨身制聯繫在一起。[15]

迪翁·福春認為亞瑟·愛德華·偉特是左手路徑的追隨者,然而偉特本人並不承認這些術語,且坦言這是新近才出現的說法。他同時認為,左手路徑與右手路徑應當區別於黑魔法和白魔法。[16]不過,儘管偉特試圖加以區分,將左手路徑等同於黑魔法的觀念卻在丹尼斯·惠特利英語Dennis Wheatley的小說中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惠特利還把它們與撒旦教混為一談,並與共產主義這種政治意識形態相提並論——在他看來,共產主義同樣是對英國傳統社會的一種威脅。[17]

Remove ads

20世紀後期和21世紀

在20世紀下半葉,出現了一些公開自稱屬於左手路徑的團體,但他們並不認為自己在從事黑魔法。1975年,阿萊斯特·克勞利的學生肯尼思·格蘭特英語Kenneth Grant在《陰影的諸教》(Cults of the Shadow)一書中解釋說,他和他的組織「堤豐教團英語Typhonian Order」實踐的就是左手路徑。格蘭特的用法源自東方密教傳統。他認為左手路徑是關於挑戰禁忌的,但同時強調,它應與右手路徑結合運用,以實現平衡。[18]

參見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