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巴爾斯浩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巴爾斯浩特[1](蒙古語:Бaрс хот)是蒙古國東方省克魯倫河沿岸的一座古城遺址。這裡有契丹時期的巴爾斯浩特1號遺址、匈奴時期的巴爾斯浩特2號遺址,以及蒙元時期的巴爾斯浩特3號遺址[2]。

巴爾斯浩特即遼朝烏古敵烈統軍司的治所河董城[3]。據《元史》記載,1365年元順帝在位時,發動叛亂的禿堅帖木兒戰敗後逃至漠北的八兒思,後被嶺北行省左丞相山僧、知樞密院事魏賽因不花所殺[4]。1368年,平定江南的朱元璋建立明朝,徐達北伐的軍隊迫使元順帝逃離大都,元順帝起初來到上都,但上都後來也被明軍攻陷,他又逃到應昌並在那裡病逝,隨後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繼位。1370年應昌被明軍攻克後,元昭宗再次北遷,但其1372年進入哈拉和林之前的行蹤尚不明確。
另一方面,蒙古編年史《蒙古源流》等記載,被逐出大都的元順帝曾逃往克魯倫河畔的「巴爾斯濶坦城」[5]。儘管元順帝抵達克魯倫河的說法存疑,但推測元昭宗在被逐出應昌後可能短期居住於此。巴爾思斯特3號遺址出土的黃綠釉龍紋瓦當等文物,也佐證了此處曾是帝王居所[6]。清代喀爾喀蒙古車臣汗部各旗會盟於此,故稱克魯倫巴爾和屯盟。
著名蒙古歷史學者、考古學家佩爾萊曾在巴爾思斯特遺址進行調查。巴爾思浩特1號遺址,現存磚砌佛塔,已修復可供參觀。
Remove ads
參見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