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巴比倫囚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比伦囚虏
Remove ads

巴比倫之囚[1]巴比倫囚虜是指古猶太人被擄往巴比倫的歷史事件。前597至前538年期間,猶大王國兩度被新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大批猶太富人、工匠、祭司、王室成員和平民上萬人被擄往巴比倫,並囚禁於巴比倫城,這些人被稱為「巴比倫之囚」。

Thumb
巴比倫之囚

此前就有上萬名猶太人被放逐到巴比倫地區。前597年,新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率軍攻克耶路撒冷,殺死猶大王約雅敬,洗劫耶路撒冷王宮和聖殿的財物。約雅敬的兒子約雅斤即位。3個月後,尼布甲尼撒二世再次破城,他將約雅斤、王母、后妃、太監,以及國中的大官、勇士、木匠、鐵匠等從耶路撒冷擄到了巴比倫。

尼布甲尼撒二世立約雅斤的叔父西底家為猶大王,命其稱臣納貢。西底家背叛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再次率軍進攻耶路撒冷。前586年,攻陷耶路撒冷,再度洗劫聖殿,滅猶大王國。西底家棄城逃跑,在傑里科附近的平原被俘。尼布甲尼撒二世在敘利亞境內的利比拉審判西底家,並殺害了西底家眾子,剜了西底家眼睛,用銅鏈鎖着他,帶到巴比倫。前581年,尼布甲尼撒二世護衛長尼布薩拉旦徹底焚毀耶路撒冷的聖殿、王宮和民宅,拆毀城牆,並擄走城中大部分百姓,只留下一些極為貧窮的人。

所羅門聖殿時期宣告結束,猶太歷史進入巴比倫之囚時代。這是猶太史上的第一次大流散,生活在巴勒斯坦以外的猶太人數量開始超過本土。巴比倫之囚及其後裔被稱為猶太人,猶太人逐漸成了整個猶太民族的通稱。

前539年,阿契美尼德王朝國王居魯士二世滅新巴比倫王國後,被囚擄的猶太人才獲准返回家園,建立耶胡德行省,一個臣屬於波斯帝國、政教合一的國家,並開啟第二聖殿時期

這段歷史,猶太人自稱為受難時代,被囚時渴望耶和華派一個救世主來復興國家。「巴比倫之囚」對於猶太教的宗教改革和基督教的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Remove ads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