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布朗主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布朗主義(英語:Brownism)是一個英國政治術語,它最早由BBC記者馬克·伊斯頓提出,用來描述戈登·布朗的政治意識形態[1]。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6年12月27日) |
支持布朗主義相關的人被稱為「布朗主義者」,這個詞被用來描述意識形態上接近布朗的人[2]。一般情況下,經常被用作布萊爾主義—形容托尼·布萊爾政治意識形態的詞彙—的反義詞
。在一篇公開發表的文章中,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認為,與布萊爾主義不同,布朗主義者對市場驅動的改革,如學費改革和建立市場化的基金會醫院,往往不那麼熱心,而更熱衷於國家的作用,[3]不太關心工黨與工會的聯繫[4]並批評媒體管理技術,如使用政治化妝師[4]。威爾·赫頓認為:「像托尼·布萊爾一樣,戈登·布朗是一個多元化和公平的社會以及社會流動的信徒,並將經濟效率與社會正義結合起來。」[5]
被媒體認為是布朗主義者的名單
- 阿利斯泰爾·達林 布朗內閣財政大臣[6]
- 唐·普里瑪羅洛 布朗政府衛生副大臣,兒童、青年和家庭事務副大臣
- 道格拉斯·亞歷山大 布朗內閣國際發展大臣[6]
- 德斯·布朗 布朗內閣國防大臣兼蘇格蘭大臣[6]
- 唐納德·杜瓦 前蘇格蘭首席大臣[7]
- 埃德·鮑斯 布朗內閣兒童、學校和家庭事務大臣[8]
- 愛德·米利班德 布朗內閣能源大臣[8]
- 哈莉特·哈曼 工黨副領袖,布朗內閣下院領袖[6][9]
- 凱文·瓊斯 布朗政府國防部政務次官[10]
- 尼克·布朗 布朗內閣下院黨鞭長[7]
- 什米蒂·瓦德拉 布朗政府內閣辦公室政務次官[9]
- 托尼·勞埃德 議會工黨主席[11]
- 伊薇特·庫珀 布朗內閣工作和養老金大臣[6]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