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布登勃洛克家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布登勃洛克家族
Remove ads

布登勃洛克家族:一個家族的衰落》(德語:Buddenbrooks: Verfall einer Familie),德國作家托馬斯·曼1901年發表的作品,可說是一本作者自傳,共有400多個人物出場,一經發表便風行歐洲,在中國有「德國版的《紅樓夢》[1]」的評價。

Thumb
Buddenbrooks 1901
事实速览 布登勃洛克家族:一個家族的衰落, 原名 ...
Remove ads

劇情

故事內容描寫呂貝克望族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物從1835年—1877年間的興衰[2],以及哈根施特勒姆家族的發跡,見證了資本主義壟斷性,揭露了資產階級許多醜惡的一面。

老約翰·布登勃洛克早年從事糧食事業,開設一家大商號「約翰·布登勃洛克公司」,累積大量財富,富甲一方,1835年10月的一個星期四,老約翰遷入曼街的一所新居,標誌著布登勃洛克一家的鼎盛時期。

在布登勃洛克家族第一代逐漸凋零之後,代表的新興事業的暴發戶哈根施特羅姆逐漸堀起,第二代的小約翰繼承家業後,對於經營商業感到非常吃力,他自作主張將女兒安冬妮嫁給能說善道的青年格林利希,安冬妮對他十分厭惡,結婚後卻發現對方是個騙子,只是貪圖八萬馬克嫁妝,格林利希的公司瀕臨破產,銀行貸款人凱賽邁耶告訴小約翰,托妮的陪嫁費被用來補充格林利希的虧空款項,又要岳父為他支付十二萬馬克。小約翰對女兒不幸的婚姻感到內疚,晚年在宗教中尋求精神安慰,早早地離開人世。

第三代的托馬斯有商業頭腦,他表現出比祖父和父親更有魄力,他早年的情人小安娜因為出身貧賤,被他所拋棄。他娶富商之女蓋爾達為妻,帶來30萬馬克的陪嫁,但蓋爾達只關心音樂,每天只熱衷於拉她的小提琴,托馬斯和蓋爾達之間沒有真正的感情。托馬斯雖然有心改變,拚命掙扎,成為市長的助手,甚至以三分之二的票數擊敗哈根施特羅姆,當上議員,蓋了大房子,看似成功在望,還是逃避不了衰亡的命運。他的家族包含他的母親、妹妹冬妮、弟弟克利斯蒂安都在跟他作對,敗壞家風。冬妮的第二任丈夫佩爾曼內德是慕尼黑的啤酒商,滿口髒話,對女傭人胡來。參議夫人死後,兄弟姐妹三人為了遺產吵得天翻地覆,冬妮哀求說:「湯姆……克利斯蒂安……母親還沒有入殮呢!」。哈根施特羅姆公司欣欣向榮,而托馬斯的家業卻日益蕭條。一日,托馬斯和冬妮來到了海灘,托馬斯感覺自己將不在人世,冬妮回想起她與大學生莫爾頓的初戀,因為男方太窮而宣告失敗,離開時兩人都依依不捨。最後托馬斯因牙痛感染併發症去世,蓋爾達出售了托馬斯為她在漁夫港建造的豪宅。

第四代的漢諾多愁善感,神經脆弱,對於爾虞我詐的商業社會感到恐懼,鎮日沉迷於音樂,最後英年早逝,結束了布登勃洛克家族的繁華時代,托馬斯的弟弟克利斯蒂安被送入精神病院。漢諾病死後,托馬斯的妻子帶着僅有的一點財產回了娘家尼德蘭。安冬妮帶著女兒艾莉卡孤單單地活著,艾莉卡和一位消防保險公司的經理結婚,冬妮還常跟外面的人談起布登勃洛克家族昔日繁華。

Remove ads

風格

托馬斯·曼把自己的小說稱為「盡頭的書」,主題總逃離不了衰亡的命運,布登勃洛克家族一書基本上是托馬斯·曼本人的寫照,托馬斯·曼的祖輩都是殷實的商賈,小說中許多人物是以他的親友為原型,他更仔細研究早期家族的書信、票號,宴會的奢華熱烈情景,甚至是窗簾的材料都極盡考究,一切都盡量呈現出時代的背景。

由於鴻篇巨製,此書曾被菲舍爾出版社要求減半,但遭到作者拒絕。1920年該書銷量即超過10萬,1929年,銷售量已超過百萬冊,是德國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小說。

1929年托馬斯·曼以此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獎評委會曾讚譽此書為「德國首部格調高雅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

但這本書也有不少缺點,一些章節明顯呆板,人物性格的描寫亦嫌累贅,甚至一些呂貝克人對人物塑造遭到扭曲提出激烈的批判。

中譯

  • 《布登勃洛克一家》,傅維慈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1962年

參見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