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希勒爾長老
西元1世纪的犹太宗教领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希列(希伯來語:הִלֵּל;公元前113年—公元8年),又稱大希列(Hillel HaGadol, Hillel the Great) 、希列長老(Hillel HaZaken, Hillel the Elder)、巴比倫的希列(Hillel HaBavli, HaBavli, Hillel the Babylonian)[1][2] ,是猶太教宗教領袖,《米示拿》和《塔木德》發展中的重要拉比,是《米示拿》中的坦拿,是猶太教希列學派的創始人。
Remove ads
生平
《塔木德》中,希列生在巴比倫,父系是便雅憫支派,母系來自大衛家。[5]
猶太史家約瑟夫斯談及希列曾孫迦瑪列出身顯赫時,可能是指該家族的榮耀歸功於希列和迦瑪列。[6] 提到希列的兄弟舍伯那(Shebna),只說他是個商人,而希列在木匠工作之餘,致力學習妥拉。[7]
希列生活在大希律王與奧古斯都帝國時期的耶路撒冷。在《米德拉什》中,希列的生平與摩西相提並論。希列40歲時前往以色列地,度過了40年的學習時光;在生命的最後的40多年,希列成為猶太人的精神領袖。[3][8] 可以推測,希列在生命的巔峰時期前往耶路撒冷,並活到了很大的年紀。他的40年領導職位可能涵蓋了公元前30年至公元10年的時期。[4]
《米示拿》中,希列在公元前70年,約40歲時,前往耶路撒冷學習妥拉解釋和傳統。希列歷經困難,才進入Sh'maya和Abtalion門下,並學習中遭受磨難,《塔木德》亦有所記載。[9] 其後,希列成功解決了牲祭相關的問題,凸顯自己比當時猶太公會領袖Bnei Bathyra家族更將聰慧。《米示拿》中,Bathyra家族自願辭去了長老一頭銜,讓給希列。因此,希列成為法利賽人中的最高權威。希列與艾賽尼派的米拿現學派合作(可能是約瑟夫斯提到與大希律王有關的艾賽尼派的米拿現),後來與猶太公會合作。
根據《耶路撒冷塔木德》[10],希列長老有80對門徒,其中最偉大的是約拿單·本·烏薛,成就最末的是約哈蘭·本·撒該。[11]
希列的權威足以制定以他為名的法令,最著名的法令之一是《普洛茲布》(Prozbul)。儘管有根據安息年,取消債務的法令[12],但《普洛茲布》豁免債務人的安息年免債資格。《普洛茲布》法令的動機是"修復世界",即修復社會秩序。因安息年取消債務法,多數富人恐懼無法回收債權,會拒絕在接近安息年時出借貸款,結果窮人反而無法借錢度日。而《普洛茲布》藉由保護債權人免受財產損失,從而避免窮人無法在接近安息年時取得貸款。希列的另一項法令,涉及房屋銷售,亦有類似作法。這兩項法令是以希列的名義傳下來的代表性制度。透過闡釋《猶太婚姻家事法》(Ketubah),希列處理了亞歷山大人的身份法爭議。[13]
Remove ads
哈拉卡
少數的口傳律法以希列的名義流傳下來,但多數古老的匿名傳統文學會歸功於希列或希列的老師。希列制定了《塔木德》與口傳律法的釋經法,即「希列七律」(英語:Seven Rules of Hillel)。他在戰勝Bnei Bathyra家族的過程中,應用了七律。[18] 「希列七律」為古代猶太釋經學立下里程碑。

逾越節期間,人們會重現《哈加達》中古老習俗。在三明治的環節,人們會用兩片無酵餅夾苦菜吃,即希列三明治(Korech/Hillel's sandwich)。食用時,以希伯來語祝禱:「這是對希列在聖殿時代的紀念──當聖殿存在時,希列就這樣做了:他裹了逾越節羊羔肉、無酵餅和苦菜來吃,因為經上記著:『要用無酵餅與苦菜和逾越節的羊羔同吃。』[20]」[21]
當代,沒有逾越節羊羔時,《巴比倫塔木德》要求效仿希列,製作餅和苦菜(maror)的三明治;苦菜,可以是生菜、菊苣或辣根。[22]
如果使用生菜或菊苣作為苦菜,則在吃三明治前,先將苦菜浸入傳統水果泥(Charoset)。傳統水果泥(Charoset),是一種切碎水果和堅果的甜混合物。德系猶太人的傳統水果泥(Charoset)通常由蘋果、核桃、紅酒、肉桂和蜂蜜製成。
如果使用辣根作為苦菜,在德系猶太家庭中,辣根不能浸泡在傳統水果泥中。因此,習慣上是將一片餅當作底部,抹上辣根苦菜,再覆上傳統水果泥,接著再覆蓋一片餅,做成三明治。[23]
Remove ads
諺語
希列,因兩句諺語廣為人知:
如果我不為自己,誰會為我?而只為自己,'我'又是什麼?如果不是現在,什麼時候呢?
If I am not for myself, who will be for me? And being only for myself, what am 'I'? And if not now, when?[24]
對你可恨的事,不要對你的同伴做。這就是全部的妥拉,其餘的是解釋,你去學習吧。
That which is hateful to you, do not do to your fellow. That is the whole Torah; the rest is the explanation; go and learn. [25]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