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希斯帕尼亞的馬克西姆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馬克西姆斯,是希斯帕尼亞(伊比利亞半島,現代西班牙與葡萄牙)的羅馬爭位者(409-411)。他被將領格隆提烏斯(可能是他的父親)立為皇帝。
君士坦丁三世與被他派往希斯帕尼亞的將軍格隆提烏斯之間的關係在整個409年不斷惡化。當君士坦丁派遣一支由其長子和繼承人君士坦斯率領的軍隊前往希斯帕尼亞時,格隆提烏斯發動叛亂並在410年夏末擁立馬克西穆斯稱帝。[1] 庫利科夫斯基認為叛亂的原因是格隆提烏斯擔心其在希斯帕尼亞諸行省的軍事實權地位會被取代。[2] 而J·F·德林克沃特則認為格隆提烏斯看到409年君士坦丁與霍諾留進行談判後決定與當地狄奧多西家族的支持者們共進退。但直至410年夏,他都沒有得到來自意大利的任何支持。此時格隆提烏斯既受到來自君士坦斯的威脅,又急需帝國權威來確認他對他的蠻族同盟軍的安排。面對這些威脅,「格隆提烏斯最終被迫發起叛亂。」[1]
馬克西姆斯在一定程度上統治了希斯帕尼亞諸行省。庫利科夫斯基指出「巴塞羅那的鑄幣廠以他的名義鑄造了一些錢幣,而且有證據表明該城的城牆在其統治期間進行過大規模建築工程。」[2]
在馬克西姆斯統治的最初18個月裡,格隆提烏斯的軍隊擊敗了君士坦丁的軍隊,在維埃納殺死了其子君士坦斯並將君士坦丁本人圍困在阿爾勒。隨着兩個爭位者軍隊的損失,霍諾留派遣將領君士坦提烏斯進攻高盧。格隆提烏斯的士兵紛紛背叛他而投奔帝國軍隊,他只得逃回希斯帕尼亞,隨後他剩下的部隊也開始反對他,格隆提烏斯無奈自殺。[3]
失去了主要支持者的馬克西姆斯逃往至希斯帕尼亞的蠻族部落尋求庇護。[4]
馬克西姆斯餘生的歷史記載更加模糊不清,通常認為他即是在419年7月至421年2月間在希斯帕尼亞發起叛亂的第二個馬克西姆斯。[5] 據馬塞利努斯記載,馬克西姆斯和一個名叫約維尼安的人在約422年1月23日被帶到羅馬展示並處決。庫利科夫斯基支持該說法,並解釋稱他是被伯爵阿斯特里烏斯擊敗抓獲,阿斯特里烏斯也因該功績而獲得勛貴頭銜。[6]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