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帕洛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帕洛波(印尼語:Palopo)是印度尼西亞南蘇拉威西省的一個城市,位於波尼灣西北岸,是蘇拉威西島第八大城市[1],也是南蘇拉威西省三個建制市之一,也是省內第三大城市。在成為建制市之前,帕洛波屬魯烏縣,也是魯烏縣的縣治所在。2002年4月10日,根據印尼2002年第11號法案,魯烏縣的4個區分出成立帕洛波市(印尼語:Kota Palopo),魯烏縣縣治也從帕洛波遷至伯洛帕。2010年普查,帕洛波市共有148,033人[2]。


Remove ads
歷史
帕洛波約建立於1620年,可能處於第二任魯烏王國穆斯林統治者Abdullah Muhiddin蘇丹時代。Abdullah Muhiddin蘇丹被葬於魯烏前宮殿的中心Malangke,他的墳墓被滿者伯夷風格的花卉雕刻裝飾,在20世紀50年代被Kahar Muzakkar的叛軍摧毀,現在什麼都沒有留下[3]。帕洛波坐落在通往高地地區道路的咽喉處,19世紀末這條通道的貿易貨物以咖啡和奴隸為主[4]。在1905年荷蘭吞併南蘇拉威西之前,人們對帕洛波所知甚少。唯一到過帕洛波的西方訪客是詹姆斯·布魯克(James Brook)(之後的砂拉越拉者),他描述19世紀30年代的帕洛波是一個悽慘的城鎮,由分散破舊的約三百座房屋組成[5]。1920年,荷蘭在帕洛波建立殖民政府。帕洛波擁有南蘇拉威西省最古老的清真寺,由白色珊瑚石建成,三層屋頂代表着古代南島宇宙,據說清真寺在Abdullah蘇丹統治時代就已建成。魯烏王國的王陵位於北部的Lokkoe,葬有17-20世紀的魯烏統治者遺體。
1986年,魯烏縣下的帕洛波行政市(印尼語:Kota Administratif Palopo)成立。2002年魯烏縣4個區成立帕洛波市,取代原先的行政市。2005年,根據帕洛波市2005年第3號法案,市下轄的4個區分為9個區。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帕洛波市下分9個區(Kecamatan),市政府位於瓦拉區(Kecamatan Wara)[6]。
地理
帕洛波市東濱波尼灣,西靠北托拉查縣,南北接壤魯烏縣。根據柯本氣候分類法,帕洛波屬熱帶雨林氣候。
布阿機場位於鄰近的魯烏縣布阿區,距離帕洛波10公里,有飛往望加錫、肯達里等大中城市的航班。
人口
帕洛波市大部分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其次是基督教新教。帕洛波市各宗教信教人數[8]:
宗教 | 人口 | 百分比 |
伊斯蘭教 | 125,047 | 82.27% |
新教 | 19,623 | 15.64% |
天主教 | 2,149 | 1.60% |
印度教 | 483 | 0.27% |
佛教 | 324 | 0.22% |
儒教 | 3 | 0.002% |
其他 | 303 | 0.20% |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