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帕維亞之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帕維亞之戰(西班牙語:Batalla de Pavía)發生於1525年2月24日,是第六次義大利戰爭一場決定性的戰役。在此戰中,法國王室統帥波旁公爵夏爾三世·德·波旁因與法國國王的家族矛盾,憤而出賣國家,投奔查理五世,率領部分法國軍隊及一支哈布斯堡王朝軍隊在帕維亞城下襲擊由弗朗索瓦一世親自帶領的法國軍隊,法軍被各個擊破後大敗,弗朗索瓦被夏爾三世俘虜後轉交給查理五世,查理五世將他囚禁在馬德里,而最終兩國簽署馬德里條約,迫使弗朗索瓦一世為了取得自由,不惜割讓勃艮地(給查理)、布列塔尼(給英王亨利八世)等領土。但弗朗索瓦一世一回到法國,就宣布撕毀條約,不但拒絕割讓土地給查理和英國,還繼續出兵和查理作戰。

西班牙在帕維亞中大敗法國,使很多義大利及德意志人感到意外,令人擔心查理五世將會繼續擴張勢力。很快地,教宗克萊孟七世倒戈支持法國及義大利一些重要城邦,以上帝的名義宣布,弗朗索瓦一世與查理五世所簽訂的割地條約無效;克萊孟七世還主動參與針對哈布斯堡帝國的科涅克同盟戰爭(1526-1529年)。
查理五世因此勃然大怒,加上查理漸漸厭倦克萊孟七世教宗干預他認為與宗教毫無關係的事務,波旁公爵夏爾三世率領軍隊攻打羅馬,在1527年攻陷羅馬,使教宗蒙羞。結果,以後克萊孟七世與繼任的教宗在與世俗勢力交往時,都顯得加倍謹慎,不敢違背西班牙國王。1529年法國在蘭德里亞諾戰役被西班牙再次擊敗,正式放棄米蘭予西班牙;教宗更與查理簽署巴塞隆那和約,結束科涅克同盟戰爭並建立更和諧關係。西班牙正式成為天主教的保護者,而查理被教宗加冕為意大利國王(倫巴第)。
Remove ads
前奏
1521年至1526年意大利戰爭開始時,法國人占領了倫巴第大區,1522年在比科卡會戰中戰敗後,他們被迫放棄了倫巴第。弗朗索瓦決心奪回這片土地,於1523年底下令在紀堯姆·古菲耶·德·博尼韋的指揮下入侵該地區;但博尼韋在塞西亞戰役中被帝國軍隊擊敗,被迫撤退到法國。
那不勒斯總督夏爾·德·拉努瓦現在在佩斯卡拉侯爵費爾南多·達瓦洛斯和夏爾三世·德·波旁(他最近背叛了弗朗索瓦並與皇帝結盟)的指揮下入侵普羅旺斯。帝國和西班牙為這場戰鬥提供的武器和士兵的資金主要來自雅各布·富格爾的德國銀行,以及卡斯蒂利亞銀行(沃伯格家族)。雖然最初取得了成功,但帝國的進攻在馬賽圍城戰中失去了寶貴的時間,並在弗朗索瓦和法國主力軍抵達阿維尼翁後被迫撤回意大利。

1524年10月中旬,弗朗索瓦親自率領一支4萬多人的軍隊越過阿爾卑斯山,向米蘭挺進。波旁王朝和佩斯卡拉的軍隊尚未從普羅旺斯戰役中恢復過來,無法進行嚴重抵抗。[4]:89法國軍隊分幾列前進,無視帝國阻止其前進的企圖,但未能將帝國軍隊的主力帶入戰鬥中。儘管如此,拉努瓦還是集中了大約16,000人抵抗向米蘭逼近的33,000名法國軍隊,他確定無法保衛這座城市,並於10月26日撤退到洛迪。[4]:30-33在進入米蘭並任命特雷穆瓦耶的路易二世為總督後,弗朗索瓦(在博尼韋的敦促下,並不顧其他高級指揮官的建議,他們贊成對撤退的拉努瓦進行更有力的追擊)向帕維亞前進,安東尼奧·德萊瓦在那裡留下了約9000人的龐大帝國駐軍。[4]:34
大部分法國軍隊在10月的最後幾天抵達帕維亞。到11月2日,安內·德·蒙莫朗西已經渡過提契諾河,從南部對這座城市進行了投入,並完成了包圍。裡面大約有9000人,主要是僱傭兵,安東尼奧·德萊瓦只能通過熔化教堂的盤子來支付他們的費用。[4]:34-35隨後發生了一段時間的小規模衝突和炮擊,到11月中旬,城牆已經出現了幾次突破。11月21日,弗朗索瓦試圖通過兩次入侵對該市發動襲擊,但被擊退,造成重大傷亡;由於雨天和缺乏火藥,法國人決定等待守軍餓死。[4]:36-39

12月初,由雨果·德·蒙卡達指揮的一支西班牙部隊在熱那亞附近登陸,意圖干涉該市親瓦盧瓦和親哈布斯堡派系之間的衝突。弗朗索瓦派遣了一支更大的部隊在薩魯佐侯爵的指揮下攔截他們。面對人數更多的法國人,以及安德烈亞·多里亞指揮的親瓦盧瓦艦隊的到來,西班牙軍隊在沒有海軍支持的情況下投降了。[4]:40-41弗朗索瓦隨後與教皇克勉七世簽署了一項秘密協議,後者承諾不協助查理,以換取弗朗索瓦協助征服那不勒斯。弗朗索瓦不顧高級指揮官的建議,將他的一部分部隊派往奧爾巴尼公爵手下,並派他們向南援助教皇。[4]:42-43[5]:57拉努瓦試圖在菲奧倫佐拉附近攔截遠征軍,但傷亡慘重,在剛剛進入法國服役的臭名昭著的意大利僱傭軍黑條喬凡尼的干預下被迫返回洛迪。隨後,喬凡尼帶着費拉拉公爵收集的火藥和槍彈返回帕維亞;但與此同時,近5,000名格勞賓登瑞士僱傭兵的離開削弱了法國的陣容,他們返回自己的州,保衛他們免受國土傭僕的掠奪。[4]:43-45
1525年1月,拉努瓦得到了格奧爾格·馮·弗倫茲貝格的增援,從德國帶來了15000名國土傭僕,並重新發動了進攻。
佩斯卡拉占領了法國在聖安傑洛-洛梅利納的前哨,切斷了帕維亞和米蘭之間的交通線,而另一支國土傭僕在貝爾焦約索前進,儘管被喬萬尼和博尼韋領導的突襲短暫擊退,但仍占領了該鎮。[5]:59到2月2日,拉努瓦距離帕維亞只有幾英里。弗朗索瓦將他的大部分部隊駐紮在城牆外的米拉貝洛的維斯康蒂公園,將他們安置在萊瓦的駐軍和即將到來的救援部隊之間。[4]:50守軍的削弱和突襲一直持續到二月。喬萬尼受了重傷,撤退到皮亞琴察休養,迫使弗朗索瓦召回米蘭的大部分駐軍,以抵消黑條軍的離開;但這場戰鬥的總體效果很小。[4]:52-53
2月21日,拉努瓦和帝國指揮官由於補給不足,錯誤地認為法國軍隊比他們自己的軍隊多,決定對米拉貝洛城堡發動襲擊,他們認為法軍總部就在那裡,目的是至少充分打擊法國人的士氣,以確保安全撤軍。[4]:52-53佩斯卡拉是最有經驗的指揮官之一,他強烈要求發動這次襲擊,並建議拉努瓦:「我的建議是,為一百年的戰爭而不是一天的戰鬥向上帝祈禱;但在這裡,戰鬥是我們唯一的出路」。
Remove ads
戰鬥
2月23日晚,駐紮在維斯康蒂公園東牆外的拉努瓦帝國軍隊開始沿着城牆向北進軍。儘管康斯塔姆表示,與此同時,帝國炮兵開始轟炸法國圍城線——這在長期圍城期間已成為慣例——以掩蓋拉努瓦的行動,[4]:56-57胡安·德·奧斯納亞(一名參加戰鬥並在1544年描寫這場戰鬥的士兵)表示,當時,帝國軍隊放火燒了帳篷,誤導法國人相信他們正在撤退。與此同時,帝國的工程師們迅速在聖傑內肖村附近的佩斯卡里納門的公園牆上製造了一個缺口,帝國軍隊可以通過這個缺口進入。[4]:56-58到凌晨5點,在瓦斯托侯爵阿方索·德·阿瓦洛斯的指揮下,約有3000名鈎銃兵進入公園,迅速向米拉貝洛城堡推進;與此同時,帝國輕騎兵從缺口向公園展開,打算攔截任何法國的行動。[4]:58-61
與此同時,夏爾·蒂耶瑟蘭率領的一支法國騎兵分隊遇到了帝國騎兵,並開始與他們發生一系列小規模衝突。在弗洛朗日領主羅伯特·德拉·馬爾克(Robert de la Marck)的指揮下,一群瑞士槍兵上前協助他們,擊潰了被拖入公園的一組西班牙火炮。[4]:62-63他們錯過了瓦斯托的鈎銃兵,後者於上午6:30從城堡附近的樹林中出現,並迅速占領了城堡,引入格奧爾格·馮·弗倫茲貝格的6000名國土傭僕。到早上7點,距離最初的突破點不遠,一場全面的步兵戰鬥已經展開。[4]:63-65
與此同時,第三批部隊——拉努瓦親自率領的德國和西班牙重騎兵,以及佩斯卡拉的西班牙步兵——一直在穿過樹林向西移動,靠近弗朗索瓦一世的營地。法國人有一段時間沒有意識到帝國進攻的規模;然而,到上午7點20分左右,佩斯卡拉的推進被一隊法國炮兵發現,他們開始向西班牙戰線開火。這引起了弗朗索瓦的警覺,他用法國重甲騎兵的全部力量向拉努瓦寡不敵眾的騎兵發起進攻,在上午7:40前驅散了西班牙人。[4]:65-69
然而,弗朗索瓦的倉促推進不僅掩蓋了法國炮兵的火力,還將他從由理查·德拉波爾和弗朗索瓦·德·洛林指揮的4000至5000人的法國步兵大軍中拉了出來。在拉努瓦跟隨撤退的騎兵後,佩斯卡拉留下來指揮西班牙軍隊,他在樹林邊緣集結了士兵,並派使者前往波旁公爵、弗倫茲貝格和瓦斯托侯爵請求援助。[4]:69-72
與此同時,弗倫茲貝格重創了與他對抗的瑞士步兵;蒂耶瑟蘭和弗洛朗日領主無法控制他們的部隊,法國軍隊開始逃離戰場。
Remove ads

上午8點,一大群帝國槍兵和火槍騎兵從四面八方向法國騎兵襲來。由於周圍的樹林,法國重裝騎兵沒有迴旋的餘地,他們被包圍並被系統地殺害。理查·德拉波爾和洛林正在前進以協助方濟各,但遭到了弗倫茲貝格的國土傭僕的迎擊;法國步兵被擊潰並潰敗,德拉波爾和洛林都戰死了。在帝國和自由國土傭僕之間特別激烈的競爭中,黑條軍被弗倫茲貝格的槍兵包圍,並在原地被消滅。法國國王繼續戰鬥,他的馬被意大利僱傭兵隊長切薩雷·埃科拉尼擊殺[6];在西班牙火繩槍隊和德國國土傭僕的包圍下,他被俘並被護送出戰場。[4]:72-74[7]
與此同時,安東尼奧·德·萊瓦與駐軍一起出擊,壓倒了蒙莫朗西指揮下的3000名瑞士人,這些瑞士人一直在守衛圍城線。瑞士人的殘餘——蒙莫朗西和弗洛朗日軍的殘餘——試圖渡河逃跑,承受了巨大的傷亡。[4]:74阿朗松公爵領導下的法國後衛軍沒有參加這場戰鬥;當公爵意識到公園裡發生了什麼事時,他很快開始向米蘭撤退。到上午9點,戰鬥結束了。
Remove ads
弗朗索瓦一世被俘和後續
弗朗索瓦一世投降的確切性質,特別是誰將他俘虜,尚不確定,歷史學家提出了各種候選人,包括:
- 夏爾·德·拉努瓦本人,當兩人交換劍時,他俘虜了弗朗索瓦國王。據報道,拉努瓦出於尊重跪在弗朗索瓦面前。[8]
- 三名西班牙士兵:阿隆索·皮塔·達維加、胡安·德·烏爾比埃塔和迭戈·達維拉。
- 根據戰鬥的早期報道,「一些德國人」發現弗朗索瓦一世躺在地上,想殺了他,但在他大喊自己是法國國王后,倖免於難。[7]
- 薩爾姆的尼古拉因抓捕弗朗索瓦國王而被授予金羊毛勳章。
- 意大利僱傭兵隊長切薩雷·埃科拉尼被查理五世授予「帕維亞英雄」稱號
- 在某些描述中,其他被認為對抓捕至關重要的人是智利未來的征服者佩德羅·德·巴爾迪維亞,他可能阻止了另一名士兵誤殺弗朗索瓦,以及兩名法國叛徒,夏爾·德·波旁的追隨者,他們可能說服弗朗索瓦國王投降。
事實上,上述個人都以各種方式因抓捕弗朗索瓦一世而受到讚揚,查理五世本人多年來也為這一成就向不同的人致敬。授予阿隆索·皮塔·達維加在帕維亞戰役中行為的徽章的法令被存檔在西曼卡總檔案館(Archivo General de Simancas,legajo 388,rotulado de「Mercedes y Privilegios」),由查理五世於1529年7月24日頒布。在那項法令中,查理五世並沒有認可一個人,而是認可包括達維加在內的一群人:「……在同一場戰鬥中,你(阿隆索·皮塔·達維加)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以至於你找到了這位國王(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並俘虜了他,連同其他俘虜他的人。」(西班牙語:「……y en la misma batalla ficistes tanto que allegatesála misma persona del dicho Rey,y fuistes en prenderle,juntamente con las otras personas que le prendieron…」)[9]最後,查理五世在他的自傳中聲稱「國王被俘虜了。他讚揚波旁公爵夏爾·德·拉努瓦和佩斯卡拉侯爵。
Remove ads

法國的失敗是決定性的。除了弗朗索瓦一世,包括蒙莫朗西和弗洛朗日在內的許多法國貴族都被俘了;更多的人在戰鬥中喪生,其中包括博尼韋、拉特雷穆瓦耶、托馬斯·德·富瓦-萊斯坎、薩伏伊的勒內、拉帕里斯、理查·德拉波爾(最後一位約克家族成員和英國王位覬覦者)和洛蘭。弗朗索瓦一世被帶到皮齊蓋托內要塞,在那裡他給他的母親薩伏伊的路易絲寫了一封信:
為了告訴你我剩下的厄運是如何發展的,我失去了一切,除了榮譽和生命,只有生命是安全的……[4]:76
不久之後,他終於得知奧爾巴尼公爵的大部分軍隊都因消耗和遺棄而損失,並在沒有到達那不勒斯的情況下返回了法國。[10]法國軍隊的殘部,除了留在米蘭控制斯福爾扎城堡的一小部分駐軍外,在阿朗松的查理四世的名義指揮下,撤退到阿爾卑斯山對面,於3月到達里昂。[4]:76
夏爾·德·拉努瓦將弗朗索瓦一世拘留,並將他囚禁在皮齊蓋托內塔中。國王隨後被帶到熱那亞,並從那裡被帶到西班牙。他一直被關押在馬德里的一座塔樓里,直到《馬德里條約》簽署。根據條約,弗朗索瓦一世放棄了對佛蘭德、米蘭和勃艮第的主張。然而,和平條約在同一年被打破,一場新的法蘭西-帝國戰爭從1526年持續到1529年。
Remove ads
藝術表現
1535年,羅馬紅衣主教伊波利托·德·美第奇(Ippolito de'Medici)擔任佛羅倫薩派往查理五世的使者,他委託寶石雕刻師喬瓦尼·貝爾納迪(Giovanni Bernardi)以古董浮雕的方式創作了一幅石英浮雕,表達了對皇帝勝利的支持。該活動的古典化處理賦予了它永恆的神話般的品質,並反映了贊助人的文化和品味。
一位匿名的佛蘭德藝術家繪製了一幅油畫《帕維亞戰役》,描繪了查理五世和弗朗索瓦一世軍隊之間的軍事交戰。由於其細節,這幅畫被認為是一個準確的視覺記錄,可能是基於目擊者的描述。貝爾納德·范奧利(Bernard van Orley)的卡通後,一套七幅布魯塞爾掛毯慶祝帝國-西班牙的勝利。那不勒斯的國立卡波迪蒙特博物館收藏了一套;1531年,西屬尼德蘭議會將它們捐贈給查理五世。[11]
今日的戰場

大部分戰鬥發生在米蘭公爵的巨大狩獵保護區維斯康蒂公園內,該公園占地2,200多公頃。維斯康蒂公園已不復存在,其大部分森林在16世紀至17世紀之間被砍伐,為田地騰出空間,但有三個自然保護區倖存下來,可以被認為是公園的繼承者,它們是卡羅拉鷺巢,基奧薩門和韋爾納沃拉公園,占地148公頃。特別是,這場戰鬥的一些最重要的事件發生在米拉貝洛城堡西南延伸的韋爾納沃拉公園內。
2015年,在公園附近的一些農業工作中發現了兩枚炮彈,可能是法國大炮發射的。米拉貝洛城堡在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被改造成農場時,雖然部分被毀壞,但曾經是公爵領主的所在地,今天仍然距離韋爾納沃拉不遠,並保留了一些奇怪的裝飾元素(壁爐、壁畫和窗戶),這些元素尚未得到充分的修復和研究,採用法國晚期哥特式風格,在法國首次統治米蘭公國(1500-1513)期間添加到斯福爾扎時期的結構中。在北部約兩公里處,沿着Cantone Tre Miglia,是雷蓬蒂塔農舍,弗朗索瓦一世被俘虜的地方,根據傳統,這裡是他的住所。該建築群仍然保留着15世紀磚石建築的一部分,外牆上的銘文讓人想起了這一事件。[12]
在附近的聖傑內肖聯合鎮,有一些公園大門的遺蹟,1525年2月23日至24日夜間,帝國在那裡進行了三次入侵,引發了這場戰鬥。帕維亞戰役的痕跡不太明顯:在圍城期間保衛城市的城牆在16世紀中葉左右被部分保留的堅固堡壘所取代。相反,除了維斯康蒂城堡(保存着霍亨索倫伯爵、國土傭僕指揮官艾特爾·腓特烈三世的墓碑)外,中世紀城牆的兩個門:新門和加爾契納拉門。帕維亞東郊是一些修道院的所在地(現在幾乎所有修道院都已除聖),這些修道院曾接待過弗朗索瓦一世的瑞士和德國僱傭軍,如聖靈和加洛修道院、韋爾納沃拉聖賈科莫修道院、韋佐洛的聖彼得修道院和聖拉扎羅教堂,而在西部,有聖蘭弗蘭科教堂(弗朗索瓦一世的總部所在地)和聖薩爾瓦多大教堂。聖特奧多羅教堂有一幅大型壁畫,描繪了1522年圍城期間的這座城市,其中詳細描繪了帕維亞及其周邊地區,與戰鬥時的情況完全一致。[13]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