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師生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師生比(Teacher–student ratio)是指在學校或大學中,老師和學生的比例。例如師生比為1:10表示每十個學生會對應一個老師,也可以用生師比來表示。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這個比例常用來代替班級人數,不過有許多因素會讓班級人數和師生比之間的關係出現變化[1]。大部份的情形下,生師比的數值會顯著的比平均班級人數要少[2]。
在已開發國家常用生師比作為教育相關的統計數據[3]。在初等教育中,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平均生師比略小於16,從巴西的40,到墨西哥的28,到匈牙利及盧森堡的11[3]。
和班級人數之間的關係
會影響師生比以及班級人數之間關係的因素有:非任課教師的人數、教師要上幾個班、以及各班教師的人數。此外,若一些學生較小的班級,例如特殊教育班或是第二語言班,其師生比看起來會比較低,但此一結果和平均學生的經歷不同[4],也沒有反映這些班級的教師需要額外付出的心力。
像以色列和美國的平均師生比都是15,但美國每班平均有21個學生,而以色列每班平均則有27個學生。
相關條目
- 班級人數
- 小班小校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