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平地黃氏大宗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平地黃氏大宗祠,是一個宗祠建築,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平地村新市大街3號,始建於明代。清乾隆二十年(1755 年)、嘉慶年間兩次重修。1994年7月5日,被時南海市人民政府列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入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11月被列為廣東省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事实速览 平地黃氏大宗祠,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背景軼事

晚清時黃氏族人到廣州城經商 ,發家期間大肆買入西關十二甫一帶物業,成為街區大業主,被時稱為「十二甫黃」,其發達後積極捐資興建公共設施,平地黃氏大宗祠的不少田地就是由「十二甫黃」捐出。每年冬至,南海大瀝平地黃氏大宗祠,平地村黃氏後人齊聚一堂舉行公祭儀式。[2][3]

建築佈置

宗祠坐北向南,為三進堂院,整座建築含石雕 、磚雕 、灰雕以及坤甸木橫直梁架上木雕,有人物、龍鳳、花卉、鳥獸等刻畫 ,雕刻工藝在嶺南祠宇中比較少見[4]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