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平型關伏擊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平型關伏擊戰,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第115師在第二戰區平型關戰役期間,於1937年9月25日前後在山西靈丘縣西平型關附近對日軍發動的一系列伏擊戰的總稱。主要有喬溝伏擊和小寨村伏擊兩場戰鬥,一些觀點認為包含腰站阻擊戰和倒馬溝戰鬥。
該伏擊戰在中共官方敘述與宣傳中被稱為「平型關大捷」,並被長期視作八路軍對日作戰的最重要的代表性勝利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平型關伏擊戰只是平型關戰役的一次戰鬥,由於中共官方宣傳的長期影響,中國大陸公眾輿論中常將兩者混為一談,甚至將平型關伏擊戰視為整個平型關戰役的全部。
Remove ads
背景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標誌着中國全面抗日戰爭的開始。日軍迅速占領北平、天津,並沿平漢鐵路和京包鐵路南下進攻華北,並先後占領了察哈爾與山西省的居庸關、張家口,大同,蔚縣,等多處城市,第二戰區預判日軍即將進攻太原。
日軍第5師團是直屬北支那方面軍的軍隊,師團長板垣征次郎(1936年10月前關東軍參謀長)與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長東條英機(兼關東軍參謀長)為報復傅作義在1936年率晉綏軍挫敗綏遠事件,互相配合,密謀從北邊和西面2個方向,攻入雁門關到平型關一線內長城,懲戒晉綏軍,以報前恥。
但展開山西作戰,南下太原,並不是日本陸軍參謀本部既定的作戰方針。當時北支那方面軍和陸軍參謀本部的戰略目標,都在集中主力部隊在京漢線實施攻打石家莊的河北正定會戰(石家荘及子牙河、滏陽河附近ノ会戦),9月18日,北支那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採用了岡部參謀長的建議,決定「將第五師團主力調往保定方面」。另稱「即使此行動不能趕上正定會戰也無須顧慮」,堅決反對第5師團的山西攻略。
為阻止日軍進入山西,國民政府將晉北防務劃歸第二戰區,由閻錫山擔任司令長官,下轄國民革命軍正規軍與山西地方部隊。閻錫山依託內長城與雁門關、平型關一線,布置防禦戰役,試圖阻滯日軍南下 ,平型關戰役爆發。
第五師團和察哈爾派遣兵團不顧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和北支那方面軍禁令,冒險進攻平型關一線。在經過9日戰鬥後,日軍在平型關戰役的勝利和山西方面的戰局變化,使日本陸軍參謀本部最終改變了戰略方向,在平型關戰役(內長城線作戰)結束後,倉促部署了以攻略太原為目標的山西作戰,開闢了一個同蒲線新戰場。
Remove ads
9月14日,八路軍115師師長林彪從平型關前線致電八路軍總部彭德懷等,提出在平型關襲擊日軍。毛澤東接到八路軍總部轉電後,16日致電林彪,重申洛川會議的戰略決策,要求分散部隊發動群眾,用開展游擊戰的方式配合友軍。18日,林彪直接致電毛澤東,力主利用平型關的有利形勢集中兩個旅作戰殲敵,暫時不做群眾工作。9月下旬, 中國共產黨中央毛澤東命令朱德、彭德懷[6]:54[7]:338[6]:26、林彪配合國軍抗日[8]:143。9月21日,毛澤東做出讓步,發電彭德懷,同意林彪以1個旅暫時集中打正規戰,但仍要求適時轉向群眾工作。獲得毛澤東批准後,八路軍總部9月23日向林彪下達了側擊平型關日軍的作戰命令[9][10][11]
第二戰區策劃9月25日主動出擊,出長城合圍平型關下面臨補給問題和重武器山區運輸不便的日軍21旅團,根據第二戰區司令閻錫山和指揮傅作義的要求,希望八路軍115師在側後方襲擾牽制日軍。[12][13]林彪在戰區司令的要求和中共中央的要求下,將115師下各個主力團安排在公路沿線蔡家峪、小寨村、喬溝等地準備阻擊日軍襲擾交通線。
9月25日凌晨大雨,343旅685、686團開拔後,344旅被山洪阻攔,僅闖過687團一部分,687團被作為戰鬥預備隊參與警戒,688團未參與戰鬥。[14]
9月19日晉西北下雪,23、24日降雨,氣溫驟降,21旅團長三浦敏事給師團發電,要求前送各種補給和大衣等禦寒衣物。24日傍晚,第六兵站汽車隊本部及兵站汽車第2、87中隊運送彈藥糧秣抵達平型關前線。三浦旅團長鑑於衛生隊所在的關溝和野戰倉庫所在的辛莊距離前沿陣地(在東跑池一帶)較遠,為了快速搶救傷員及運送補給,並以其車隊戰鬥人員替換部分野戰部隊擔任警戒任務,以便21旅團全部野戰部隊得以投入第一線,在徵得新莊淳隊長同意後,留下了兵站汽車第2中隊5輛汽車、官兵11名;兵站汽車第87中隊20輛汽車、官兵128名(包括中隊長中西次八少佐及該中隊自衛小隊)擔任關溝、辛莊警戒。
於是,準備25日天明從平型關向東經靈丘返回蔚縣的第6兵站汽車隊就剩下汽車76輛,官兵253名。其中本部有新莊淳中佐等22人,汽車1輛;兵站汽車第90中隊有汽車45輛,人員176名;兵站汽車第91中隊有汽車30輛,人員55名。此外,汽車隊還載運了部分日軍回送傷員,但傷員數量不詳。
第5師團部再接到三浦旅團長「天氣變冷,急需補給」的電報後,又命令輜重兵第5連隊第2中隊將師團庫存的軍大衣和糧食、彈藥交付給留在留在靈丘的21旅團後勤部隊,由其補給21旅團。同時命令師團情報參謀橋本順正中佐去平型關前線執行聯絡任務,並從師團司令部護衛中隊(第21聯隊第12步兵中隊,中隊長神代莊吉大尉)中抽出1個小隊(第3小隊,小隊長高橋義夫少尉)擔任橋本的護送部隊。這支混成部隊到達靈丘後向21旅團後勤部隊交付物資後,輜重兵第5聯隊第2中隊隨即返回蔚縣,而橋本順正中佐則率領護衛小隊和留在靈丘的21旅團後勤部隊,準備於25日晨由靈丘向西前往平型關。
這樣,9月25日晨,在平型關和靈丘之間的喬溝設伏的林彪第115師就意外的發現相向而行的兩支日軍後勤輜重部隊,分由一名中佐率領,竟然從東西兩個不同方向先後進入了伏擊圈。
Remove ads
參戰部隊及部署

國民革命軍十八集團軍115師第343旅(旅長陳光,政委羅榮桓)
兩部共3000人,主要戰鬥為686團。
- 第六兵站自動車本部,指揮官新莊淳中佐等一行8人,片山輸卒隊7人,共15人,轎車1輛、自動車1輛;
- 兵站自動車第2中隊,中隊長矢島俊彥中尉,官兵187名,輜重兵15名[15](p. 163),汽車50輛;
- 兵站自動車第87中隊,中隊長中西學大尉,官兵183名,汽車50輛。
- 戰鬥打響後關溝村方面支援21聯隊第三大隊12中隊1、2小隊一部

以上共計官兵350名左右,汽車102輛左右,預計士兵中戰鬥人員為步兵168名,工兵13名,通訊兵21名,輜重兵78名,合計280名。配備武器為三八式步槍171支,三八式騎槍78支,一四式手槍31支,戰刀5把;非戰鬥員為輜重特務兵84名,衛生兵10名,配備刺刀84把,另有18名軍官,武器為手槍及戰刀。
註:第六兵站自動車本部國內原隊是宇都宮第十四輜重兵聯隊,8月15日赴華[15](p. 8-13),自動車第2中隊的國內原隊是東京近衛師團輜重兵聯隊,7 月 15 日組建完成,自動車第87中隊國內原隊是京都第十六師團輜重兵聯隊,7 月 27 日組建完成。[16]
Remove ads
- 第五師團司令部參謀橋本順正中佐本人,隨員6人,共7人,自動車一輛。[17]前往平型關前線,偶遇了混合行李隊。
- 步兵第21聯隊混合行李隊,輜重兵15名、特務兵70名,輜重車70輛(根據損失記錄很可能為42輛)。包含21聯隊本部大行李與一、二大隊大、小行李加上將校行李,士兵的冬裝、食糧、彈藥等[18](p. 140)
- 擔任護衛的步兵第21聯隊第三大隊第12中隊第3小隊(高橋小隊)一部,及歸隊兵4、5人約20多人。


以上共計官兵約100名,輜重車42輛,馬70匹左右,自動車一輛。戰鬥部隊僅步兵高橋小隊一部,歸隊兵4、5人,加橋本中佐一行7人共30人左右,1-2挺輕機槍,特務兵一般不配槍,僅有刺刀。[19]
以上兩部日軍官兵總計450名左右。
作戰經過
戰鬥結果
外部連結
- 平型關戰鬥中十八集團軍115師敵我形勢圖
- 平型關軍用地圖[永久失效連結]
- 姜克實:《平型關大捷日軍死傷數考證》,見《文化共生學研究》岡山大學大學院社會文化科學研究科,第16號,2017年3月,pp. 61–85. (中文)
- 姜克實:平型關戰役日軍死傷統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姜克實:舊日軍檔案中出現的「平型關大捷」(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姜克實:舊日軍檔案中出現的「平型關大捷」(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姜克實:舊日軍檔案中出現的「平型關大捷」(三)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姜克實:歷史是怎樣失真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姜克實:一一五師,可曾進入平型關正面戰場?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姜克實:八路軍繳獲的〝日軍砍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姜克實:「平型關大捷」的一個側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姜克實:「平型關大捷」中的「輜重兵特務兵」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姜克實:平型關大捷中死亡的14名日軍士兵紀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姜克實:日軍山西作戰的經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再考「平型関大捷」――日本軍史料からの検討」『軍事史學』51巻1、2015年6月
- 《中國青年報》冰點特稿第545期:平型關戰役與平型關大捷(徐臨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對日軍"民夫"問題的探討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翟志成:〈集體記憶與歷史真實:「平型關大捷」的建構與解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