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康在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康在彬是中國的寄生蟲學家。他一直任職於湖北醫學院的寄生蟲學教研室(即今日武漢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的人體寄生蟲學教研室[1]),並且曾發現多個寄生蟲和淡水螺的物種[2][3]。曾發表重要學術論文40餘篇。
![]() |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8年6月24日) |
簡歷
由他命名的分類單元
- 蓋螺科
- 溪螺科 Amnicolidae Tryon, 1863
作品列表
以下列出部分康在彬有份撰寫的文獻[9]:
- Davis, G. M.; Kang, Z.-B. The genus Wuconchona of China (Gastropoda: Pomatiopsidae: Triculinae): anatomy, systematics, cladistics, and transmission of Schistosoma. 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Philadelphia. 1990, 142: 119–142 [2018-06-23]. .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4) (英語).[5]
- 王少海,何立,康在彬. 滇川釘螺的同工酶譜比較 [J]. 中國人獸共患病雜誌. 1999 (01)
- 王少海,何立,康在彬. 中國大陸不同自然隔離群釘螺的同工酶譜分析 [J]. 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誌. 1999 (01)
- 陳翠娥,康在彬,劉月英. 亞洲和美洲的並殖吸蟲的螺類宿主 [J]. 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誌. 1994 (04)[3]
- 何立,王少海,康在彬,張培喜. 湖北與雲南兩省釘螺酯酶同工酶酶譜的比較研究 [J]. 中國人獸共患病雜誌. 1994 (05)
- 王少海,何立,康在彬,張培喜. 釘螺齒舌的光學顯微鏡和掃描電鏡結果分析 [J]. 中國人獸共患病雜誌. 1994 (06)
- 王少海,何立,康在彬,張培喜. 雲南省6縣釘螺酯酶同工酶的比較研究 [J]. 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誌. 1994 (05)
- 何立; 張培喜; 康在彬; 蔡國斌; 王少海. 5种拟钉螺酯酶同工酶酶谱的比较研究. 《湖北醫科大學學報》. 1995, (3) [2018-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6) (中文(簡體)).
- 何立,王少海,康在彬,張培喜. 釘螺基因組DNA的製備及限制性酶切方法初探 [J]. 湖北醫科大學學報. 1996 (04)
- 王少海,何立,康在彬. 湖北地區肋殼釘螺與光殼釘螺種群間親緣關係的探討 [J]. 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誌. 1998 (05)
- 康在彬,王萃鎧,周述龍. 湖北省釘螺的形態及地理分布 [J]. 動物學報. 1958 (03)
- 周述龍,蘇天成,康在彬,孔楚豪. 日本血吸蟲成蟲生殖腺變異的觀察 [J]. 動物學報. 1963 (04)
- 康在彬. 釘螺分類史評述(摘要) [J]. 湖北醫學院學報. 1981 (01)
- 康在彬. 福建唐氏釘螺的形態和分布(摘要) [J]. 湖北醫學院學報. 1981 (03)
- 康在彬. 湖北斯氏並殖吸蟲螺類宿主兩種新種描述 [J]. 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誌. 1983 (04)
- 康在彬. 湖北興山斯氏並殖吸蟲的一種新螺宿主——建國小豆螺 [J]. 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誌. 1983 (04)
- 康在彬. 攜帶斯氏並殖吸蟲尾蚴的擬釘螺兩新種 [J]. 湖北醫學院學報. 1983 (01)
- 康在彬. 湖北觿螺科一新属三新种. 《海洋與湖沼》. 1983, 14 (5) [2022-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6) (中文(簡體)).
- 康在彬. 斯氏並殖吸蟲的螺類宿主兩新種 [J]. 海洋與湖沼. 1983 (06)
- 康在彬. 湖北擬釘螺屬三新種 [J]. 海洋與湖沼. 1984 (04)
- 康在彬. 斯氏並殖吸蟲的一種新螺類宿主——古水擬釘螺 [J]. 湖北醫學院學報. 1984 (04)
- 康在彬. 中國小豆螺屬一新種描述 [J]. 水生生物學報. 1985 (01)
- 康在彬. 中國秋吉螺屬兩新種記述 [J]. 海洋與湖沼. 1986 (04)
- 康在彬. 一種與多種之爭(釘螺分類問題的商榷) [J]. 湖北醫學院學報. 1987 (01)
- 康在彬. 中國微小淡水螺類一新種描記 [J]. 湖北醫學院學報. 1987 (04)
- 康在彬. 中國擬釘螺屬二新種(腹足綱:蓋口螺科) [J]. 動物分類學報. 1990 (03)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